上海:以世博会为契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上海:以世博会为契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2009年09月23日 16:53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海世博会与上海产业转型的关系”研讨会,日前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通过评析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余长国、朱林兴两位教授领衔的《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课题组提供的后续研究成果,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世博会为产业转型提供难得的机会

  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认为,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当前应抓住3点:一是开发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二是抓好农业这一“高氧经济”;三是发展智慧经济。有人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经济发展了,能源和“高氧”两项就有了保障。基于“每秒运算一千万亿次”的计算机,如何带出一个全球范围的智慧经济、智慧文化,值得人们深思。上海世博会理应成为展示人类智慧、进一步促进人类创新和发展的大舞台。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洪梅初表示,上海世博会是文化的盛会,“文化”是上海产业转型强有力的助推器。通过吸收、集聚世界智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创意,转变发展观念,进而孕育出属于自己的新理念、新文化、新生活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低碳经济发展

  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陈兆忠提出,要运用和把握好世博效应,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形成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结构优化,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将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为此要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和政策引导,同时进一步发挥项目资金集聚效应,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

  朱林兴认为,低碳经济具有经济、就业、减排三重效益。上海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低碳经济是一个重要的选择。由此,一要创新观念,从上到下、从政府到企事业单位应普遍树立低碳经济观念。同时,广大居民是能源消耗的主体,有必要让人民群众广泛接受低碳消费生活理念和方式。二要推动经济发展尽快向实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转变,加大对6个高碳经济产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将推进低碳经济作为新一轮国资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国有企业进入。此外,要创新管理体制、市场交易机制、财税机制、金融体制,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法规。

  不失时机发展生态农业和“智慧经济”

  上海农村经济学会会长王东荣强调,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加快农业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上海郊区农业既具有发展农村经济功能,又具备服务城市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既解决上海市民“胃”的问题,又为解决上海“肺”和“肾”的问题提供帮助。基于此,上海农业更有理由不失时机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成为提供优质副食品的基地、提供新鲜氧气的绿地、净化环境的湿地。

  王东荣指出,上海发展生态农业还应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迎世博相结合,着力从制度上确保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绿色安全的农副产品支持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召开。

  余长国认为,“智慧地球”概念是IBM公司于2009年年初提出的。它的应用意味着经济、可行的智能技术能够被用于几乎所有的行业、产品,催生出过去无法实现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无论自然体系、行业系统还是企业,都将更紧密地相互关联整合,形成各种各样的智慧系统。人们驾驭并把握这一趋势,就能开创前往“智慧地球”的通途。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学习世界智慧经济的良好机会,上海本身也具有发展智慧经济较独特的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化改造对智慧产业发展提出了大量的需求,国际跨国公司总部、高等学府、科研机构的集中,更能为本地智慧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不过,在拥有优势的同时,上海也面临一些发展瓶颈,特别是缺乏复合型人才,这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转型中要积极作为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刘震伟认为,国有经济应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中积极作为。在帮助客户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之时,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要减少自身在全球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高碳排放,通过绿色技术展现商业魅力,并以环保产品和服务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其中的关键在于,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美国GE公司的绿色畅想全球战略在华已推行3年,其产品盈利的增长速度比公司的平均速度快了3倍。由此可见,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完全可以用环保技术推进企业的新发展并实现盈利,而负有社会责任的营销战略同样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都值得我们的国有企业借鉴学习。(朱立清 洪梅初)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