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览会的“博”字究竟有哪些含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字究竟怎么读?上海小笼包的“笼”字为什么被人写成了“龙”?这是今夏不少上海市民茶余饭后热衷讨论的话题。
7月下旬,一股“咬文嚼字热”在上海掀起。“迎世博咬文嚼字大赛”公开发布的100道试题,吸引了近15万民众竞答。在中国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前,这波“咬文嚼字热”带来了什么?
寓教于乐:专家邀市民为城市“洗脸”
究竟是“蒸气机”还是“蒸汽机”?究竟是“倒记时”还是“倒计时”?超过八成的试题与世界博览会的历史及中国筹办上海世博会的进展相关,这勾起了上海市民的强烈兴趣。
试题中,有关莫泊桑反对在巴黎世博会建造埃菲尔铁塔的故事,有关清末小说家陆士谔幻想有朝一日在上海浦东举办世博会的细节,读来让人大开眼界。
究竟是“宫爆鸡丁”还是“宫保鸡丁”?究竟是“糖醋里肌”还是“糖醋里脊”?有关中国各地菜名的三道错别字辨析题,涉及十多个名词,让人一边答题,一边体验无穷乐趣。
“30多位专家,历时3个多月,从1000道候选试题中,‘海选’出了这100题。”语言文字专家、《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说,大部分试题的元素,都来自街头巷尾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专家希望将世博会的小常识与语言文字规范的普及融于一体,寓教于乐。
面对试题,不少家庭的孩子和父母一同翻辞典,家长说“享受了一回难得的学习乐趣”;一些大学教授、出版社编辑也连呼“被考倒了”。发动全家参与答题的夏先生对记者说:“这是一个给自己‘充电’的好机会。”
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是城市形象、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胡国强说,“在一届国际盛会来临之前,参与一场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大赛,民众既可以‘热身’,也是为这座城市‘洗脸’。”
据悉,1995年,《咬文嚼字》杂志邀请全国语言文字专家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了“为城市洗脸”活动,纠正城市各窗口行业的各种语言文字错误和不规范。由于活动反响强烈,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全国的语言文字专家在20个城市进一步开展了此项活动。近来,很多上海的专家提出,在世博会召开前夕,应该在上海深入开展“洗脸”活动。
开卷有益:民众争相“操练”文字功夫
“自从大赛开始,我家的电话就成了‘答疑热线’。”语言文字专家金文明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这次比赛是完全公开的,参赛者可以查字典,求助互联网,也可以请教专家,这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人倡导的“开卷有益”之风。
与金文明有相似感受的郝铭鉴主编说,有不少三口之家人人打电话来“求援”;北京的好友还来电告知:北京华夏出版社甚至将这套试题作为员工培训的考核内容之一。
上海《新民晚报》的一位编辑告诉记者,在刊发试题的过程中,不少同事也争相答题。对于试题中的一些难解字,编辑们再三考证。
在百度网的“咬文嚼字”贴吧内,不少网友广发“英雄帖”呼朋唤友,相互请教,“解剖”试题中的难点。
面对100道试题,全国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认为“有难度,也有新意”。她对“怎样写信封”一题大加赞赏。“良好的规范是文化修养的表现。”她说:“几乎被人遗忘的一些写作基本规范,或许通过这样的大赛可以找回来。”
于漪认为,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下,祖国的语言文字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丰富了汉语词库,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粗糙、低俗、不规范的语言文字现象,对人们的用语习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金文明说,文字功夫是需要长期“修炼”的,时下部分语言文字的音、形、意,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错乱”,这与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有一定关系,更与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有关。学术界、出版界、传媒界应当对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负有一定责任,这需要大家长期不懈的努力。他希望,“咬文嚼字”不要仅“热”一时。
规范语言:有助于向世界表达真实的中国
“‘咬文嚼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项优良传统。”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陈光磊教授指出,只有规范的用语和措辞,才能准确表达个人的思想。陈光磊回忆,自己的导师陈望道先生生前经常强调,文字是用来表达一个时代的精神的。
以往在中国文化界,一直有所谓的“推敲传统”“善本传统”以及“一字师”传统。郝铭鉴认为,通过这次大赛,或许能增加国人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敬畏、尊重之情。
据了解,十多年来,在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旗下杂志《咬文嚼字》的努力下,“咬文嚼字”的文化传统不仅在全国传播,而且还走向了世界华语圈。
“在新加坡等地,人们乐于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郝铭鉴说,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这次大赛的100道试题在美国波士顿等地的华人中也引起关注。
参与此次大赛命题的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教授范开泰说,这套试题对正在学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而言,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正担任“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评委的范教授认为,随着汉语的影响力波及海外,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正不断高涨,尽管他们的学习还停留在基础阶段,但是他们的热情足够启发国人反省自身的汉语水平。
“当我们关注世博会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在精神层面是否也准备好了?”范开泰教授说,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同样是中国敞开大门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的好机会。在汇聚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7000万境内外人士的世博会上,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要以何种面貌面对世界、走向世界,这仍是一大课题。
据了解,本月30日截止的“迎世博咬文嚼字大赛”,将启动专家阅卷程序,最终产生的获奖者还将组成“专家团”前往上海世博园区为相关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支招”。
“规范、准确的语言文字,有助于向世界表达真实的中国。”陈光磊教授对记者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美好的城市和生活离不开规范化、标准化的语言文字。(许晓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