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什么样外观的展馆,最能代表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国?这座展馆 “穿”上什么颜色的“外衣”,才能体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亿万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情怀?什么样的奇思妙想、精彩设计,才“配得上”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在距离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约300天之际,站在“一天一个样”高速建设中的世博会中国馆前,人们逐渐看到了答案……
从“鸟巢”到“东方之冠”
如果说“鸟巢”“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众多宏大场馆中的经典之作,那么,作为东道国展馆的中国馆,则有望成为上海世博会乃至当代中国的象征。不同于众多“舶来品”,中国馆完全由中国人规划设计,广州、北京、上海的三家设计机构组成联合体。只是中国馆还没有一个中外共赏、老少咸宜的“雅号”,姑且依其最初的设计理念称之为“东方之冠”。
可以说,自一年半之前开工以来,中国馆外观设计方案就处在一个众口评说的“漩涡”中。不过,随着数千名建设者用自己的脊梁托起高69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东方之冠”,随着数不清的影像宣传将一个“大红外表、巍峨斗拱”的中国形象带至人们心间,对中国馆的批评和怀疑,逐渐被一天天浓厚的期待和祝福所取代。
“我一直有一个原则,就是让人远远一看,就知道这个建筑一定是中国的。一个既能摆在欧洲、又能放到美国的规划设计,不是我们的追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馆设计团队主持人何镜堂教授说。
上海世博会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综合类世博会,而中国又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一届世博会的中国馆,自然是承载着万众嘱托,成为“重中之重”。对此,何镜堂的理解是:“规划设计要重点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特别是要反映出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在追求的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理念以及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迸发出来的活力与朝气。”
今天,仰望犹如一顶巨大“东方之冠”的中国馆,“庄严、大气、华美”的设计构想以及“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已不再抽象;由于在传统外观里蕴含了一系列当今最现代的节能科技,“东方之冠”相比同等规模的传统楼宇,能耗可望降低四分之一,这无疑让“东方之冠”在传统之外多了几分时尚和现代。
一天穿1000平方米“外衣”
今年一进梅雨季节,上海就多次同时遭遇高温、大风、雷电、暴雨等特殊天气现象,给正值外立面施工作业的中国馆带来了严峻挑战。
记者戴着安全帽走进中国馆地下室,降雨形成的积水刚被抽去,一台台大型除湿机在飞速旋转,工人们喊着劳动号子,彼此应答着合力将一卷卷粗大的电缆、管道铺设到位。汗水混着雨水,将每个人的脸涂得水汪汪、亮晶晶的。
“除了海量的机电设备安装,当前中国馆最艰巨、最紧张的施工,就数‘悬空穿外衣’这道活了。” 中国馆项目部经理姚建平说。
所谓“悬空穿外衣”,就是在没有脚手架和吊篮的情况下,为中国馆安装7000多块外墙红板以及1230多块玻璃。由铝板和矿棉制成的红板,每块重约44公斤;而三层夹胶中空玻璃,要比红板长一半,每块重达370公斤,且要以135度的外倾角斜铺在中国馆外立面上,其吊运安装的难度可想而知。
“即使在平地上,搬运一块玻璃,都要七八个人。何况中国馆的玻璃层,都处于楼层之间的悬空部位,没有立足点的施工,我还是第一次碰到。”现场经理迟晓宇说。
截至6月底,中国馆外墙近一半面积已“穿”上了由红板和玻璃拼接而成的“外衣”,工程进度与时间要求基本吻合。这主要归功于施工单位因地制宜,研发了悬空作业的平行移动电动车,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据负责中国馆外墙安装的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国荣介绍,一个月前,220多名工人每天只能给中国馆“穿”一二百平方米的“外衣”,随着施工工艺逐步成熟,如今日均已达1000平方米左右,而且形成了四个大斜面同时流水作业。预计到8月份,中国馆这个“巨人”约6.8万平方米的内外墙体以及四根立柱的“外衣”都可安装完成,中国馆将正式向世界亮相。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