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包括新民晚报在内的上海媒体,都用较大的篇幅和较显著的地位报道了静安区的一个小小举动。
这个小小举动,是推出了“100元做一天老上海人”活动。这个活动,是原来静安“弄堂游”的延续。今年,“弄堂游”有了一个“新概念”,叫做“世博人家”。这个“新概念”安得巧妙。媒体纷纷用突出的版面来报道,应该也是看在“世博”这个概念上。因为,迎世博,是现在上海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这项活动的内容包括到居民家中品茶、学做手工艺品、学说上海话等。总之,是在上海的弄堂里,当一天“上海人”。
这样的创意,很有意思,相信会受欢迎。但是,这个有意思的活动,仅仅把目标人群,定为外国人,有点可惜。我以为,“世博人家”不妨眼光向内,“内外兼修”,把这个活动,向上海人开放,特别是上海的小朋友们。
也许有人会说,上海的小朋友本来就是上海人,还用得着特意去“当一天上海人”吗?
我只要问两个问题,就可以说明让上海的小朋友“当上海人”的必要性。一、现在,有多少上海小朋友是在弄堂里长大的?二、现在,有多少上海小朋友会说上海话?
正如北京的象征,是胡同,是四合院一样,上海的象征,是弄堂,是石库门。所谓海派文化,根植的土壤,就是上海的弄堂,就是上海话。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上海的老弄堂纷纷被新建小区所替代。如今,上海保留下来的弄堂,并不多。上海的小朋友们,真正懂得弄堂生活的滋味,会说一口道地上海话的,太少了。有人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很正常。我倒觉得,这太可惜了。
其实,乡土知识教育,本应纳入教育体系。我们应该首先教育每一个孩子热爱家乡,进而教育他们爱国家,爱地球。2003年,教育部曾颁布条例,允许各地开发自己的本土教材。但是,大概是应试教育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乡土教育仍然显得非常单薄。北大教授钱理群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而乡土知识的普及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我们民族国家的根,建立学生和乡土的精神血缘联系”。对于土生土长的上海孩子来说,知道一点弄堂生活,会说一口上海话,应该是最起码的。而像静安“世博人家”这样的活动,不正是乡土教育的最好课堂吗?校长、老师们常常为孩子的春游、秋游太单调而发愁,为什么不带孩子们游一游身边的弄堂呢?那么多学校标榜自己是中英文“双语教育”,为什么就不能把学校办成普通话、上海话“双语学校”呢?
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要让上海的孩子们体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让他们读懂并且爱上他们居住的这个城市。(李天扬)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