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运营的中国传奇:试运营最困难 探索中改进(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新世博

世博运营的中国传奇:试运营最困难 探索中改进(2)

2010年11月02日 15:5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狼狈”到有序

  俞正声对于试运营第一天作出这样的评价:“确实是狼狈不堪。但是处于狼狈不堪的状态下,不要急。正视问题,不埋怨、不急躁、不掩盖、不掩饰、不回避。”

  他说,“我们办世博会最重要的一个作风就是要实事求是。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我讲过,办一天世博改进一天工作,一直改进到10月31日晚上11点半。这就是反映一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

  “4·20”事件给中国馆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记忆。当晚,中国馆开始整改,他们从有关部门借来铸铁的硬围栏,把中国馆南侧广场全部围起来。此后来参观的观众被有序分开:个人、团队、贵宾分别走不同的通道。这一措施一直运用到世博会结束。

  “安全是根本利益,必须万无一失。”钱伯金说,“原来学习外国办博经验,采用软隔离拉一根绳,可是都被冲断了。‘4·20’以后采用硬隔离,甚至人隔离。安全是头等大事,舒适则要排在次要位置。”

  “最困难的是4月20日到5月1日的试运营,我们是逐步认识到交通保障要以人为本。”周淮总结。

  从4月下旬开始,世博局交通管理部组织人员连续半个月在每个车站安装硬隔断,以便让大家有序上车。那一段日子一线工作人员常常工作至凌晨。为了方便工作,周准直接睡在办公室里。

  考虑到线路设置与车辆数量不适应参展者需求,世博交通管理部更改线路,园内3条公交线路调整为4条;原来是27个站点,现在是50多个;原来车辆总数为156辆,现在增加至250辆。其中浦西园区为方便游客到最佳实践区参观,还把“龙华东路线”延到了最佳实践区。

  6月份,受世博志愿者的启示,交通管理部又在车站上方挂“说明牌”,告诉人们每站附近的展馆。为方便游客,还开通了园区出口至地铁站的短途接驳车;为方便外方参展人员,开通了一天三班通勤车,为方便媒体采访,又开通了媒体班车……

  钱伯金说,“为参观者服务,不需要高科技。从我们来讲,就是抓细节,从大事讲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改进。”

  他分析说,入园观众不是来享受五星级待遇的,不是来世博园大吃大喝的。据此,世博园引入上海快餐企业新亚大包,工作人员还搭起帐篷售卖袋装面包,这样在世博园高中低档食品都有了供应。

  10月20日,在中国馆大办公室外的走廊,本刊记者看见两面墙壁展板上写满了中国馆的每日改进之处,每天一条。世博园落幕前余下天数的空白也已留出,等待中国馆上下新的书写。

  这每一天的整改与书写来之不易。“我们不断地在改进之中”,钱之广说,“中国没办过世博会,我们对观众的特点了解得不透。好在世博会会期半年,每天都在做这些事,所以服务肯定是在不断地改进。”

  一家日本媒体把台湾馆评为最佳展馆后,钱之广马上带服务人员上门学习。他发现与台湾馆相比中国馆硬件不会输,但软件上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后期中国馆主要抓的是服务。”钱之广说。

  一位细心的游客在中国馆“岁月回眸”展项中发现,在标为“1988年”的客厅书架上有一本当时还未出版的书。中国馆展示设备部的朱宇平感慨游客的细心,最终中国馆更换了这本书。

  非凡事件与平凡的人

  184天,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里也发生过一些非常事件。

  6月1日20时,在日本馆附近的M2码头发生了险情。

  当时,世博1号船长孙建发刚把船停靠在码头,游客正依次下船。此时,孙建发突然发现一艘运石船摇头晃脑地冲过来。孙师傅鸣笛,来船没有反应。孙建发果断命令船员关闭舱门,要求游客坐回座位并抓牢身边的固定物体。

  两船竟然相撞,世博1号船缆绳被巨大撞击力冲断,撞击还使世博1号连续撞上码头上的三艘船。由于有了思想准备,乘客无一受伤。

  周淮说,孙建发船长处理得机智果断,后来得知运石船舵手是醉酒驾驶。

  世博1号行驶在L1-L2航线,是游客从浦西到达浦东中国馆的必经航线。孙建发6月1日上的是中班,从15时30分至23时30分,孙师傅要开34个班次,每班次间隔15分钟。轮渡驾驶员一周工作6天,轮渡就如同织布梭,缝合了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

  世博会期间,中国馆主展影片正在播映,播放电影的控制台上方突然冒水,负责影院管理的方裴璞为不使设备短路,飞身扑在设备台上,用自己175公分高的身体覆盖住设备台。同事们找来油布与黑色垃圾袋,盖住了设备,替换下来的方裴璞已全湿透了。

  朱宇平说,调查后得知是屋顶的空调水管意外破裂。方裴璞30岁,来中国馆前是上海市静安区的一位普通公务员。

  这些事件并不是世博园工作的常态,大多数的时光是平淡的,日复一日的劳累同时承受着巨大压力,这才是工作人员的最大挑战。

  一位女安检员带病上岗,用仪器检测入园的参观者,一天下来不知要蹲下、起来多少次。下岗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女孩子一下晕倒了,门牙磕掉了几颗。

  中国馆第二大展项为“寻觅之旅”,参观者搭乘小火车进入迷宫式的洞曲中探奇。但这个项目给中国馆展示设备组带来了无法消解的压力。

  “轨道车何时会坏,我们无法确定。”朱宇平说,“即使奔驰车这么开也会出故障,轨道车作为机械设备必然有故障率。”

  “故障率”,给设备维护人员带来了无尽的压力。中国馆8个人每天早晨开馆前检查一遍,每天晚上闭馆后至少用3小时检修。

  这样还是有意外发生,一位游客的背包整个掉进了轨道,碰坏了取电刷。为了尽快恢复运营,设备组只换不修,但还是停运了一两个小时。

  为此中国馆领导要求当天晚上写出事故的原因、责任以及处理。朱宇平理解“中国馆压力最大,领导发脾气也是正常的。”在展期内,轨道车一共坏过20次,朱宇平们只能屡败屡战。

  “工作人员内心的动力是荣誉感。”钱之广说,“那些在中国馆前披风沐雨的民警,是发自内心地要做好。大家认识到这是人生难得的机遇。我们在做前无古人的事情,是人生道路上值得记忆的经历。”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世博会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