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台湾馆创意总监:人情味是该馆展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台湾馆创意总监:人情味是该馆展品

2010年09月21日 16:1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人多了7000多万看过全世界科技文明与创意的国民,这种社会教育的意义有多大?我想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让7000多万国民接受到这种教育”

  文/刘巍 董雪

  很少在中国大陆媒体上露面的姚开阳,在台湾却是媒体追逐的对象。

  在8月出刊的《远见》杂志上,他入选“新台湾之光100”人。因同时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及台湾馆的创意总监,他被称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界的传奇人物。

  姚开阳,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是具有28年从业经验的导演及创意设计师。现任台湾跃狮影像科技公司(以下简称跃狮影像)创意总监。

  人们所熟悉的世博会中国馆的主展影片之一《历程》、百米长卷《清明上河图》、寻觅之旅中的“黑暗骑乘”都留下了姚开阳创意的痕迹。

  本刊记者日前在上海见到了姚开阳,他的黑色西服内是淡色的方格衬衫,没有打领带,纽扣一直系到最上边的一颗。

  他一开口就谈起中国三亿农民工进城、30年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身为商人的姚开阳说,虽然参与中国馆创意不是好的生意经,但他也学到了很多,比如论证会上专家谈论的国土规划、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等。

  2009年8月20日10时,上海世博局1号楼举行媒体见面会,中国馆展示内容方案第一次发布。这一天,姚开阳也以中国国家馆展示创意总监的身份公开亮相。

  他说,“我一直对中华文化及中国近代史情有独钟,这是我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结缘的主要原因。”

  担任中国馆创意总监

  2008年中,跃狮影像已获得上海世博局展览展示设计与展览工程两项推荐服务供应商资格,并参与了一些展馆的设计招标。当2008年秋中国馆开始国际招标时,跃狮公司只想做中国馆的剧院工程,但问题是中国馆并没有把多媒体或剧院拆开来招标。

  姚开阳左思右想,为赢得与未来得标团队合作的机会,最后决定参与竞标。

  《瞭望》:据说跃狮影像原本是抱着“试试实力”的态度,在2008年参加了中国馆展示设计的国际竞标?

  姚开阳:是的。当时有64家国内与国际的团队参与竞标,各团队旗下不乏来自欧美国家的知名设计公司,或国内的重点大学学院。第一轮筛选出15个团队,我们是其中一家。进入第二轮,上海世博局把15个团队分成4个小组去PK(电子游戏用语,意指一对一对决)。世博局没有说15个入围团队谁是第一名。因为没有公布排序,每个团队都以为自己是第一名。

  既然把15个团队分成4个小组进一步竞标,每个小组就需要推选出一个牵头单位。分组的时候世博局特意让跃狮来牵头,后来我知道跃狮影像在第一轮中排名第二。后来那个小组就是我一路领导,最终参与到中国馆的深化设计工作。

  《瞭望》:这次世博会的一个特点,认为是影视的盛宴。

  姚开阳:电影是一个工具,现在世博会往往不再是实体事物展示,今天的世博会着重于概念演绎,概念很难用实物加以表达,坦率地讲,不用多媒体这种手段还真不晓得怎么去展。有时不是我们爱用,而是不得不用。

  《瞭望》:担任中国馆的创意总监,你是否也有遗憾之处?最初的创意与最终的结果有何不同?

  姚开阳:我相信所有的原始设计者对最后展出的结果都一定会有遗憾,除非他一个人从设计到制作全部完成。像中国馆这么大的工程,是不可能由一个团队实现的,所以必定会有遗憾。这个遗憾不应该从负面来解读,所有的创作者都永远不会满意自己的作品,这正是他下次创作进步的一个动力。

  《瞭望》:当时是否设想把中国馆主展影片做成3D或者4D电影?

  姚开阳:其时,3D、4D电影的计划是同步进行的,这在技术上没有挑战。3D是我主张取消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馆的人流量很大,3D影院进场每个人都要拿眼镜,出场每个人都要还眼镜。这一拿一还所消耗的时间是中国馆不能接受的,不得不取消了。

  4D电影(4D电影,是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加环境特效而组成的新型影视产品,通过给观众以电影内容联动的物理刺激,来增强临场感)没有上是预算的问题。3D电影,1000人看和100人看成本差不多,4D涉及到每个人的座椅问题,每个座椅的成本要几万块,预算不够就只能放弃。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世博会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