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5月1日开园以来,已走过了100天的历程,六个月的会期过半。放眼横跨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人如潮,歌如海。人们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中,学习、感悟世界各地的智慧成果,交流、畅想“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浦江两岸世博园的这幅壮美图景可谓“画卷过半佳境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俞正声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世博会期过半,但任务并没有过半,世博要实现“成功、精彩、难忘”,还面临着艰巨的考验,要“不自满、不松劲、不懈怠”。
全力确保世博会两大关键:安全和秩序
不同于其他国际盛会,世博会筹办和举办的周期特别长,参展方众多,尤其是世博园每天都涌入几十万人次的客流量,组织管理的难度非常大。截至10日,上海世博会参观者总数累计超过3860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近38万人次。各类场馆设施和服务保障工作运转良好,活动、接待、安全保卫工作平稳顺畅,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在组织者、参展方、参观者以及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参观环境和秩序越来越好,文明观博蔚然成风。世博园区百日运行平稳有序,表明举办世博会的两大关键――安全和秩序,均得到有力确保。
据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预测,九十月份,即世博会后期,还将面临大客流的考验。目前,观众手里有票而没有入园的,大概还有近2000万人次,加上要天天销售的“新票”,预计九十月份平均每个月入园1500万人次,平均一天就是50万人次,压力之大超过以往。而园区是按照日平均40万人次、高峰日60万人次规划设计的。俞正声指出:“人太多了,设施和人就不相适应了。我们还面临艰巨的考验。所以,我们提出‘不自满、不松劲、不懈怠’。不自满,就是不要觉得自己做得不错了;不松劲,即在大家都很疲劳的情况下更不能松劲;不懈怠,就是不能碰到事情大而化之、掉以轻心。”
正视问题,不埋怨、不急躁、不掩饰
上海世博会成功经历百日考验,克服诸多问题和困难,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实事求是,正视问题,不埋怨、不急躁、不掩饰,一件事一件事地解决。
世博园区的参观秩序,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如在开园之前,组织者预测了很多情况,但没有把场馆门口秩序作为一个突出问题,4月下旬试运营期间,这个问题暴露得很明显。解决这个问题的头一步,就是把软围栏变成硬围栏。第二步,维持秩序,创造一种“波次放行”的办法,前面走空了,后面再放一排进来,避免了在一个区间里面排队的人过于拥挤。此外,为解决天热的问题,有关方面为展馆排队等候区加棚子,还在排队区两侧摆放冰块降温……
“我们一贯主张不回避问题。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这个事情才能前进。这是我们党一贯的实事求是的传统。”俞正声说,“我们办世博会最重要的一个作风就是要实事求是。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办一天世博改进一天工作,一直改进到10月31日晚上11点半世博会闭幕。这反映了一种精神。”
据介绍,开园百日以来,世博会组织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真正把参观者、参展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竭尽全力为参展、参观创造更便利、更舒适的条件。目前,世博园区已安装遮阳棚2.5万多平方米,遮阳伞2000多顶,加上高架步道等构筑物阴影,园区人工遮阳面积累计超过20万平方米。为了在盛夏季节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观展环境,世博会组织者目前已在遍布园区的遮阳棚内安装了近2000台电风扇、排风扇和一大批喷雾降温设施,配备了60多台可移动的大功率喷雾鼓风机、蒸发式冷风机,经测试,热门馆排队区域大棚内温度比大棚外普遍低5-10摄氏度。世博园区开园之初,园内只有4万多个座位,现已逐步增加到11万个。以往举办大型活动,人员如厕一直是难题,此次却很少有人抱怨世博园区如厕难。
世博园区为什么有很多工作改进得很快?为什么园区秩序和环境一天天变好?这些成绩主要来自千千万万员工不分昼夜的努力工作。
俞正声动情地回忆,自己曾经问过世博园区的一名环卫女工,工作服是不是每天湿几次?她说是的,湿几次又干了,习惯了。再问工资多少?她说2000元多一点,挺好的。世博园区能有这么整洁的环境,靠的就是一线千千万万员工忠于职守、辛辛苦苦地工作。
不动用行政手段组织观众 展示美好更展示真实
世博会开幕伊始,观众一度较少。组织者经过研究,明确了两条:第一就是7000万人次只是预测数,不是必须争取的数字;二是无论如何不能动用行政手段组织观众。俞正声强调,因为世博会是群众自愿参观的,而且在自愿参观情况下还要“受罪”,即排队。参观者花钱,还要受适当的“罪”,才能得到适当的幸福和感受,这种活动采取组织的办法是不适宜的。虽然参观世博可以得到知识,得到启发,或者说得到某种教育,但是这要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从目前情况看,世博会还将面临九十月份大客流的考验。世博会组织者担心的不是人少而是人多的问题。
与此同时,上海也提出过一个要求,即要求各区县、委办局的干部看看世博会里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这是送上门的学习机会,其中包含的很多思想和理念,可以使干部受到很多启发。
从现在的国情和全国的一般状况而言,世博会的文明状况是好的。俞正声认为,文明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中国现阶段经历了快速发展,应该说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不相称的,是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所以,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不奇怪。“我们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要展示,但更重要的是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俞正声说。
对于世博园区出现的插队、滥用“绿色通道”和轮椅、个别工作人员在园区开放前利用工作便利排队等不文明现象,随着世博会的推进,这些不文明现象也在不断减少,大家都有一个适应过程。现在的排队就比开幕初期好多了;如果不排队,就会有公众谴责和舆论谴责。
另一个方面,组织者还要针对不文明现象及时改进工作。比如乱扔垃圾,如果多设置几个垃圾收集装置,使用方便,大家就会将垃圾扔进来。当然,观众可以自己带一个垃圾袋,参观完再扔,这是更高的文明要求,但现在没有完全达到。
“我们的文明程度还没有达到高水平,但我们要通过努力减少不文明现象的影响。”俞正声说。
世博会会期不延长 少数场馆会保留
对于众所关注的世博会会期延长、场馆是否保留的问题,组织方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即上海世博会闭幕时间肯定不会推后。同时,按照国际展览局大会通过的上海世博会一般规章和特殊规章,相关场馆原则上在会后要拆除,而且要在限定时间里恢复原状。当然其中也有特例,即参展方与组织方共同认为有保留价值的,可以留下来。少部分展馆留下来是有可能的,其他的原则上要拆除。具体留还是不留,留哪些,都还在讨论当中。
至于中国馆,俞正声说,世博会闭幕之后,中国馆至少还要开放半年,因为“大家还没看够”。但要做一个计划,即走什么通道,怎么参观,怎么排队,要保持一个正常的节奏开放参观。是免费参观还是适当收一些维持运营的费用,目前都没有定。
上海未来发展需要“世博精神”
世博会的筹办和举办,一大精神财富就是拼命工作,努力向前,千方百计把工作做好。上海在“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实施中同样需要一种“世博精神”。当前,上海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不能追求过高的发展速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海没有难题。“转型是很难的,需要一种创新的精神,需要一种改革的精神,需要不断破解难题的精神。做好世博与‘十二五’工作,首先就要发扬这种精神。”俞正声说。
同时,世博会蕴含的很多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上海在“十二五”规划中也将很好地吸收。例如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城市协调发展等。
俞正声说,办博“是我工作那么多年,最难的一件事情”、“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人生中难得的一个机遇”。
在世博园区,俞正声曾应一位92岁老者的要求,与其合影。这位老者已经来看两次了,兴致很高。“我们做的工作,90多岁的老人都想来体验一下,这是我们的工作最有价值的时候。”俞正声说。(记者 吴宇)
参与互动(0) | 【编辑:邓永胜】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