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上海世博会的战略制高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创新:上海世博会的战略制高点

2010年08月02日 10:13 来源:求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与文明的真实记录,是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新创造和新产品的盛大集会。世博会的主要功能在于把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集中起来,加以生动展现,给人以最大启示。随着世博会的发展,创新已成为世博会的灵魂,举办世博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创新。

  一、创新是世博会永恒的主题

  世博会是创意的舞台,也是展示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载体。从1851年首次世博会以来,历届世博会都汇集了当时最新的科技、产品、文化和艺术。每一届世博会都有世界关注的焦点。新科技、新产品也竭尽所能地点亮每一个世博会场。世博会在创新方面为全球城市树立了榜样,有力地助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步伐。贝尔的电话机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模式,莱特兄弟的飞机为人类飞天的梦想打下了基础。1970年日本借助大阪世博会,大幅调整关西地区的产业结构,形成关西经济带。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以“新的起飞之路”为主题,展示了新一代的交通、宇航、电子、通讯、环保、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技术,世博园通过聚集大批科研机构,形成科学园区。

  从1851年伦敦和1867年巴黎对工业技术的关注、1873年维也纳对农业的倾情开始,世博会逐步摆脱固有的框架。1889年巴黎和1893年芝加哥开创了展示现代城市和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先河;2000年汉诺威以来的世博会更加注重科技与自然的和谐,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世博会则独创性地提出“城市”、“生活”的概念,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将为进入城市时代的人类社会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每一届世博会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和支撑。世博会也是新科技、新观念传播、推广的孵化器和加速器。1930年之前的世博会,以汽车、电话和电灯等创新性产品为主;之后的世博会,一些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开始成为展品主角。因此,世博会被誉为新产品和新创意的重要窗口。

  二、上海世博会的创新理念和实践

  世博会是人类想象力和创新力的一次集中呈现和检阅,上海世博会在创新上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激荡。这种理念上的创新比一物一技的收获更重要。

  (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在都市圈规划和建设、城市安全与防灾、交通一体化和智能化等诸多方面,都有最新技术作支撑。为了让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技成就渗透到世博会的每一个细节,上海世博会围绕“科技让世博更精彩”的总体目标,针对城市发展和世博会举办的各项需求,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大程度地提高世博会的科技含量,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撑。

  在能源领域,上海世博会重点开发应用高效节能的太阳能和半导体照明技术,同时大规模使用氢能燃料等新能源汽车;在信息化领域,手持式移动终端信息服务平台、芯片技术主导的电子标签等新型服务得到广泛应用;世博期间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及资源循环利用,成为科技创新的又一重点。

  建设科技创新,体现在世博会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形象优化、新材料利用、重要节点空间的设计策划等方面。上海世博会全面分析世界各国成功举办世博会的建设经验,围绕世博主题,提出了园区规划和场馆建筑的设计导则,这也是世博会规划设计的主要技术依据。同时利用信息化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园区规划建设可视化技术管理平台,提高了决策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在环境科技创新方面,世博会的场馆依水而建,园区展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上海世博会通过生态建筑的科技攻关项目,为园区智能化生态建筑的建设以及诠释未来建筑发展水平,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中,通过对各国生态技术发展的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形成未来城市生态技术集成,为规划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针对建设中建筑拆除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而开展的研究,开发利用工程废弃物制造建筑材料的技术,展示了世博建设中资源的循环利用。

  展示科技创新主要包括新型科技手段的应用与集成创新。以创新性的展示手段和技术在世博会上产生具有震撼性的展示效果,展现了世界和中国的科技成果,如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光电技术和空天技术,以及体现未来城市发展模式方面的科技创新。通过视觉感受及周边三维图像和多声道立体声,诠释和演绎文化、历史和发展的各类主题。

  安全科技创新主要为世博会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应急防范、自然灾害防御等方面提供保障技术。比如,食品特供体系、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流行病防治与医疗急救,突发性事故防范与应急、反恐防恐综合系统,强对流天气的精细预报,等等。这些世博科技专项紧贴世博会对安全与应急的科技需求,为世博会指挥监控和突发事件阻断、处理和处置及紧急救助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文化创新。世博会多样的主题既反映了世界文化的热门话题,同时也给各民族文化风采的展示留有巨大空间。正是通过世界各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展示,才使世博会的创新精神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数以千万计的观众面前。

  上海世博会在呈现高科技展示的同时,加强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展示和交流,力争以世博为契机,建设一个最能体现城市文化风格形象且在世界上有相当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区域。在创意产业方面,为吸引参观者的眼球,上海世博会的工艺品、电影、广播、会场标记设计都包含了较高的创意;世博会的场馆设计、音乐创作与演出、表演,极大地促进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如世博会的主题馆与国家馆设计对上海创意产业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城市创新。世博会有助于人类的变革与创新。21世纪的世博会需要创新,上海世博会是在对现有文化资源充分吸纳和化解的基础上的创新。上海世博会打造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词就是上海世博品牌的特色与亮点,各国可以就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城市经济繁荣、城市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交流。众所周知,城市在经历了远古、中世纪、工业革命和后工业社会等不同时期的发展后,逐渐出现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如何建设更佳的城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是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这一主题表达了全人类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激发各国人民对人类未来、城市未来进行全面思考,有利于推动全球城市化的进程,有利于“以创新为动力,建设绿色城市,构筑美好家园”理念的实践。上海世博会首次展出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城市的名义,用城市的经典案例来展示,这一创新是此前历届世博会所没有的。城市与世博的良性互动,将形成上海新的城市结构。

  三、上海世博会的创新效应

  世博倡导的创新,成为城市精神和城市发展最根本的源泉。这种创新活力与其他资源的有机结合,是上海城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资源,为建设国际大都市创造了重要条件。世博会不仅可以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也是培育、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良好契机,世博会把科技、艺术、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一点一滴的实施之中,观众如同走进真正的科学殿堂,在身临其境中使科学素养得到提升。世博会对上海社会和文化层面的积极影响将在世博后长期延续。上海世博会将展示最新的科学技术,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势必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与合作,促进人才的汇聚与使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组与合并。所有这些,将有利于上海逐渐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城市。

  将为全球资本提供大量投资机会,有利于提升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世博会是推介国家技术创新和形象的平台,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举办上海世博会更具有重大意义。世博会更多的机遇隐藏在现场会展和巨大人流的背后。想当年,在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之后举办的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成为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重新振兴的起点。因此,上海世博会无论对中国还是对其他经济体,都是一次振兴经济的机遇。举办世博会本质上是多赢的,上海世博会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再次繁荣的新契机和新起点。

  促进民族文化全面创新,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继而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上海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就需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上海拥有雄厚的人力、科技资源,必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破体制机制的瓶颈。为创建新型城市,每位市民都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己任。上海世博会无疑是重塑上海城市形象、以创新引领未来的重要契机。因此,上海要借力世博会,建成创新型城市,化创新为全民意识,使创新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一种崭新的思维方法和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创新有利于塑造品牌,世博会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带动产业发展。品牌是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的体现。突出创新,把创新思维注入品牌和品牌的建设行动中,将使品牌增添无限魅力。上海世博会催生的科技亮点不仅是为了在世博会上追求一种震撼性的展示效果,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新亮点”推动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进而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技术成果的应用,开拓经济和社会新的发展空间。世博会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利用世博会的拉动效应和聚集效应,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借助世博会科技交流的平台,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利用世博会项目建设,优化上海及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借力世博会,广揽高新技术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利用世博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刺激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服务业的渗透、融合。(作者: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乔兆红)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世博会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