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期中考之“一个都不能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世博期中考之“一个都不能少”

2010年07月30日 14:2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5月1日到现在,世博会行程过半。在这3个月的时间里,壮观的排队大军、疲劳的观博人群、独特的“盖章一族”以及如何文明观博的争议成为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话题。幸运的是,对这些现象的关注并没有停留于批评和反思,而是催生了组织者、参展方和游客的不断学习和进步。

  看热闹的观博大军

  从7月5日至29日,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已经连续25天每天超过了40万。在闷热潮湿的夏天,每天40多万人拥挤在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在150多个国家馆、主题馆和城市馆之间流动,只有亲身经历了这种壮观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痛并快乐”。

  来自北京的李磊就是其中的一个。在烈日当空的一个下午,他在沙特馆长长的蛇形队伍里挥汗如雨。

  “我查过攻略,也听一些朋友推荐过,说沙特馆的环幕电影很棒,我想它一直热门一定有理由,所以还是坚持一下吧。”李磊挥着小纸扇说。

  和李磊相比,来自福建宁德的刘丽萍选择了量力而行。“队伍太长的馆就不去了,反正都是没去过的国家,看哪个都新鲜。”说这话时,刘丽萍已经在中南美洲联合馆里的乌拉圭馆休息了几分钟。

  “随便看看也会有惊喜。比如这个馆,不大,原以为可能没什么东西可看,其实挺好,奶牛雕塑也很有意思。”刘丽萍还认真阅读了雕塑内部关于乌拉圭奶牛产业的介绍。 刘丽萍说,她“记住”世博会的方式是“参观一个馆就买一个纪念品”。在乌拉圭馆她挑了一把奶牛花色的雨伞。

  虽然参观者的数字在不断滚雪球,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刘丽萍这样的观众不在少数,他们并不刻意挑选展馆,也抵挡不住展馆的视听轰炸和园区里高温的燥热而产生审美疲劳。

  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次世博“环球之旅”,他们走马观花但兴奋满足地记录着特殊的2010年。

  看门道的“游击队”

  很多时候,“专业对口”了才会引发看门道的兴致和需求。比如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西班牙语的张倩文。

  从初中就开始接触西班牙语,张倩文对20多个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充满了好奇。所以当西班牙、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等国家在上海世博会一一亮相,努力用心地“展示自己国家最美好的一面”时,张倩文怎么能错过呢?

  “我的目的很明确,一是认识这些国家,二是跟工作人员练口语。”张倩文在音乐声不断的哥伦比亚馆门口大声地说。

  像张倩文一样的还有一支球迷队伍,比如喜欢西班牙队的杨文超,或者喜欢巴西队的林思平。爱屋及乌,对他们来说,西班牙馆或者巴西馆就是不二选项。 还有另外一些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或者被排队的壮观景象吓住,不得不选择另一种方式参观世博。

  上海退休老人张国华的方式看似简单却耗费体力:用傻瓜相机把世博会所有场馆都拍下来。

  “留个纪念,这辈子可能就看这一次世博会了。”年近古稀的张国华说,他没有精力去排队,不如用相机记录所有这些色彩鲜明、风格独特的建筑。

  “今天第一次来有点迷路,以后还得再来几趟。”张国华拿着自己打印的世博园地图,上面已经用铅笔为拍过的11个展馆标注上了序号。

  在来去匆匆的庞大人流里,这些人也不敢放慢脚步,生怕错过自己的目标。

  在行动的“主人翁”

  当看热闹和看门道早在世博试运营期间就引发思索时,包括组织者和展馆在内的各方一直在摸索学习,谋求3个月后大考来临时能向公众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

  以城市案例馆和企业馆为主的浦西园区开幕两个月后经历了由冷到热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了观众认识度的提高,“从想看变成会看”,也少不了组织者为平衡浦东浦西客流做出的种种努力,以及展馆本身的积极应对措施。

  在“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世博园区见证了公共服务领域越来越完善的细节,比如直饮水台和遮阳棚的增加,冰块和喷雾降温装置的密集上阵,公交站台围栏的设立,等等。 场馆也在思索:怎么让参观变得更轻松?怎么让参观者记住我的国家我的馆?热门馆怎么让排队更轻松,冷门馆怎么吸引更多游客?

  两周前,上海一媒体推出了以太平洋联合馆为主角的“集章、答题、赢门票”活动,目的就是推动大家用心去看,“增进对太平洋岛屿的了解”,引发人们的思考,“为大洋中的岛国乃至整个地球带来哪怕微不足道的裨益”。

  德国馆请来了柏林杂技学院的学生为排队人群带来欧式杂技表演和互动,哥伦比亚馆往游客脸上涂抹印第安彩绘,厄瓜多尔馆的驻场乐队每半小时为观众献上悠扬婉转的安迪斯音乐。沙特馆则把排队区变成了最贴心服务的演练场,志愿者帮助汲取免费直饮水,流动餐车保证你的能量,“临时离开卡”让你的“内急”不再尴尬。

  这些不是一次性的学习,而是各方不间断的思考、总结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给每个人留下世博游的美好印象,才能共同打造令人难忘的世博盛会,也才能履行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记者林如萱 吴宇)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世博会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