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世博”引领绿色生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低碳世博”引领绿色生活

2010年07月28日 15:14 来源:新疆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7月15日,记者参观完世博园气象馆,在出口看到巨大的屏幕上显示了当天的空气质量。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介绍说,上海世博会除了新能源与节能科技的运用外,西气东输为上海的天蓝水清出了大力。

  在世博园,记者处处能感受到“低碳世博”的理念。世博会开幕不久,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宣布,在超过40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大客车、300辆超级电容车等清洁能源车的“帮忙”下,占地5.28亩的世博园区内的公共交通实现了“零排放”。

  西气东输:助推低碳经济

  一组统计数据表明,西气东输工程运营6年来,已累计向上海供气113.724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有害物质排放6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排放3720万吨,并助力上海市空气质量连续6年达到优良。

  专家指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最为突出的是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在这一现实下,国有石油石化骨干企业,应该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天然气是我国推行低碳经济最现实的路径。记者了解到,2009年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商品增长率继续保持两位数,引入境外天然气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年共销售596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比增长16.8%。目前,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居民已经享受到了天然气带来的低碳生活,这是西气东输带来的“福气”。

  “西气”的进入,明显改变了上海能源结构,城市环境也得以改善,每天少排放有害物质397吨,有效推进了绿色GDP的发展。据上海市环保部门检测,西气东输运营几年来,上海空气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去年,申城空气质量为优良天数达334天,优良率为91.5%,比2008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绿色生活”:全景亮相世博

  在上海世博园,人们每天都能领略到“绿色生活”景象:绿色节能环保混合动力车,穿梭于世博大道;卡通式蓝色的电动车,载着游人来来往往;托着两条“大辫子”的电轨车,忙着迎来送往。

  洪浩告诉记者,在世博场馆及周边,每天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在运行,140辆纯电动场馆车和100辆燃料电池观光车也在服务世博会。

  走进世博园,低碳凉风扑面而来。记者看到标志性建筑,如中国馆、主题馆和世博中心屋顶和玻璃幕墙上,都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施。特别是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000吨。

  除新能源车外,半导体照明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亮点,在1公里长的世博轴上,用了200多万颗LED,9万多套各种不同类型的全彩灯具和灯带,充分体系了低碳世博、绿色世博的理念。

  为促进低碳世博制度化、程序化,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和联合国环保署共同编制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同时,上海在世博园内实施太阳能、新能源车、智能电网、LED照明工程等示范应用项目,赋予低碳世博更多的实际内容和载体。

  应对挑战:传递低碳决心

  2010上海世博会,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在这个世界大舞台上,中国以实际行动回应全球面对的环境挑战。将低碳理念赋予全球盛会,本身就是对低碳战略的一次阐述。

  记者看到,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东方之冠——中国馆,竭尽全力打造“低碳未来”。在展区里,一个圆形显示屏,向游客展示了当前人类面临的种种灾害,如地震海啸、冰川崩裂、海岛淹没等。“2008年中国人均排碳量为5.36吨,而发达国家更是超出一倍……”这些震撼的演示、解说,都显示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未来的担忧和思考,传递着一份沉甸甸的“低碳责任”。

  除此之外,中国馆还展示了先进的低碳前沿技术,如风能、光能利用和将海藻生物制成燃料等三种新型清洁能源利用技术。

  世博园除了中国馆外,参展的其他各国馆也尽显“低碳魅力”。丹麦馆展馆屋顶覆盖了一层浅蓝色的人工材料,具有热反射性,能在夏季让整幢建筑保持阴凉;伦敦零碳馆结合上海气候特征,空调系统是由太阳能、风能以及热能等联合驱动,利用剩饭剩菜等生物质能产生电能和热能……

  这一切,都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息: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各国实施低碳战略的决心。 (刘枫)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世博会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