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他在世博会盖了一个最大的馆——中国馆。借着昨天在上海举行的 “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暨国际建筑论坛”之机,记者得以与何院士有一番深入交流。谈及中国馆内的 “明星”展品——会“动”的清明上河图,何镜堂透露,就连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看了都想把它搬到美国去展览。
谈造型:一看就知道是中国
中国地大物博,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怎么体现中国?何镜堂用八个字来形容中国馆的定位——“中国特色,时代精神”。 “我们从三个方面考虑得比较多,首先要看外观,外国人怎么看中国的?外国人看中国就是看符号,即中国的汉字、面具等等。特别是夏商周以来青铜器造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
而在设计之初,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面临的第一个压力,就是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化,怎么浓缩到一个建筑里去。 “我们当时从很多角度研究了很久,怎样让这个建筑一看就知道代表中国,这在当时是最难的。 ”
就目前屹立于上海世博园内的这座气势最为恢宏的地标性建筑,何镜堂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它的造型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和精神,现在你们到现场可以感受到,这是中国自强不息的象征,中国的文化得到了诠释。作为一个中国人,到了这个现场会觉得非常地震撼,会感到自豪、自信,特别是华人到了这个地方都会有这种感受。这是一个张扬华美的标志性造型,给人一种精神上的熏陶和感受。 ”
谈展品:展示当年小康生活
谈到中国馆内的展示内容,何镜堂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中国馆把清明上河图放大到133米长,里面1000多个人物都是活动的,这是做得非常成功的。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来的时候,曾想把它搬到美国展览,这说明它是非常有特色的。 ”
在其看来,这幅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宋代汴京的繁华景象,当年的小康生活、和谐生活的理念也随之得到表现,每个人会走、会动、喝酒、聊天,这是利用现代技术把它做出来的。里面的水也是通过光效作用制成的,不是真正的水。
“中国馆来源于中国多种元素的整合。 ”何镜堂笑言,看完中国馆后给人很多想象,有人说它像一个斗拱、一个官帽,有人说它像粮仓,重庆人说它像火锅,成都人说它像打麻将的桌子,“反正(中国馆)就是中国的,它是多种中国文化的综合,大家把它想象成生活中的感受,这是我感到最安慰的。 ”
谈利用:晚上可以开派对
谈到后续利用,何镜堂说,中国馆是国家文化和精神的象征,这个功能是不会变的。它的具体功能由国家馆和地区馆组成,地区馆今后可以改成会展场所,作为上海一个新的商贸、会议中心。
“中国馆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会,最缺的是公共空间,我们中国馆架空建起来以后,下面空间交给市民用,这里白天可以开会,晚上可以开派对。 ”何镜堂还指出,中国馆上的城市花园可以作为上海市民今后休闲活动、娱乐、交往、交流一个非常好的场所。 “当时这个建筑为什么架空,除了本身的设计因素外,也考虑提供给未来城市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场所和会展的场所。 ”(杨冬)
参与互动(0) | 【编辑:马学玲】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