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房地产行业能否纳入振兴规划的消息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但是有专家认为要想打破目前楼市成交量持续萎缩的困局,政府和市场都必须做出各自的努力。
陈国强:房地产业振兴规划是否出台短期影响有限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指出,从目前已经出台的产业振兴规划来看,基本都是针对短期效果的调控,这与去年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相类似。尽管房地产业振兴规划能否出台尚没有定论,但如果该产业规划仅是着眼于短期效果那么产生的影响将会十分有限。相反,在促进房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方面仍缺乏一些系统性的规划。
陈国强强调说,无论房地产产业振兴规划能否出台,以下几方面问题应该在以后的政策中加以明确。一方面,各方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认识和判断仍有很大分歧,应该从政策上给他们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于房地产行业是否是支柱产业需要长期确定,这一说法过去几年中出现过多次反复,如今虽然重新认定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但是否还会反复并不能确定。此外,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等未来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速度推进,需要在政策上加以明确,以便给市场一个确定性的预期。
任启鑫:政府调控政策应该步调一致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表示,纵观近一年来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无论是从紧的调控政策还是松绑楼市都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其中有一些政策制定及时、力度颇大,如限外令、二套房贷等,还有一些政策则是朝令夕改如房贷细则等。从这些可以看出,制定政策的各级主管部门在应对市场变化方面步调并不统一,导致政策执行缓慢或出现反复。还有一些政策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如“对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房地产开发用地,在不影响土地市场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受让方由于困难不能按时付款的,市国土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批准延期并公示,延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这条规定意味着,开发商可以申请延期支付土地款。
任启鑫认为,延期支付土地款的政策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但是,具体到怎样评估、审核申请延付土地款的企业资格,尚需具体、明确的条文规定,否则不仅政策落实会出现困难,还可能因此产生寻租空间。只有政府决策部门高瞻远瞩,及时制定出正在有效、而又具可操作性的政策,才能真正执行下去,才会对市场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华国强:拓宽融资、购房渠道是打破困局的前提
千万家房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国强认为,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房地产业融资渠道的单一,无论对开发商还是银行体系来讲,都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也同时蕴含非常大的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必然会渗透到房地产融资的方式中,提高开发商的股本融资比例将是大势所趋。政府应建立房地产多渠道融资体系,为开发商股本融资、债券融资、信贷融资以及信托融资提供法律保障,尽快将“金融国九条”中:“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条款落实到位,广开财路,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与此同时,应放宽买房入户,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然而在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中,没有规定购房或自建房屋户口迁移的政策,这造成的问题不少:购房者子嗣难以单独入户;由于大部分二手房原房产所属者的户口没有迁出,新的家庭户口无法迁入。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一个统一的政策规定,规范“购房入户”等行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曾提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在当前房市低迷的情况可,进一步细化落实该制度,也必定会进一步提振民众购房的热情。
高姗:开发商应自救,购房者应伺机而动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说,正如政府文件中指出的,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主动采取措施,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说到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广大的开发商,外援终究是辅助性的。开发商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放弃固有思想,实事求是地了解市场、积极配合政府决策,切实提高销售率。
对于购房者而言,在适当的条件下,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房屋购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经验证明楼市调整期一般在两三年左右,一旦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市场再现供不应求局势后,房价将会重新进入上升通道,到时候再出手就错过了最佳时机。
祁世钊:应从鼓励、推动二手房成交入手
“链家地产”副总经理祁世钊说,当前二手房成交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暖,但是一方面是一部分增长属于暂时性的,另一方面仅部分类型房产明显回暖,但绝大多数房产还处于“胶着”状态。因此,有效引导消费缓解二手房市场的观望态势,才是打破二手楼市困局,促进成交量长期持续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