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阳光照到了我们身上!”9月28日,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街道果子巷社区居民田满素的心情像北京的金秋一样晴朗灿烂。在这天上午举行的“北京市住房基本保障试点配租配售摇号”中,目前祖孙三代5口挤着21.8平方米的田满素和206户街坊,首批幸运地获得了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房源。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北京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初步调查显示,北京目前仍有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低保家庭3.87万户,约占全市家庭总量8%左右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27万户。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在经济适用房建设工地,在廉租房住户,在危旧房改造现场,都留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市长王岐山等领导深入调研、与群众促膝谈心的身影。刘淇同志多次强调,北京市委、市政府将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难。
北京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2007年底以前,对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廉租房租赁补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将廉租房对象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对有一定购房能力的低收入家庭通过经济适用住房解困。对中等、中低收入家庭,则通过两限(限户型、限价格)商品住房解决居住需要。
“十一五”期间,北京规划安排经济适用住房1500万平方米(含廉租住房150万平方米)、“两限房”1500万平方米,占期间新建住房总量1.23亿平方米的近1/4。北京将规划分解为年度目标,要求确保资金到位、土地供应到位、组织保障到位。今年,北京将开工建设2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30万平方米廉租房和300万平方米“两限房”。目前,经济适用住房已开工超过100万平方米;集中建设的两个廉租住房小区均已开工;“两限房”已完成项目招标工作,年内将确保全部开工。
把推进古都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和解决居民住房困难结合起来,实现少拆迁、多维修解困,是北京市解决民生问题的一条新思路。今年,位于北京中心地带的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城区计划改造平房院落1000余个,街巷胡同56条,共涉及居民1.46万户,安排公共财政资金24亿元。(记者阎晓明、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