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备受期待的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和网上签约两项新规目前正面临有名无实的窘境。按照当初的预期,这两项政策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本应更为顺畅和成熟,并成为市场上普遍接受的交易规则;但从如今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两项政策非但没有成熟,甚至还未得到公众的认可,正逐渐趋于边缘化的境地。
交易新规不受“待见”
“走不走网上签约看您的需要,如果想网签我们就给您办,如果不想网签也无所谓。”这是记者近日在北京多家中介门店问及网上签约的实行情况时得到的回答。而当问及是否进行资金监管时他们的态度更为明确:“您如果要求我们可以办,不过从我们的经验来看,还是不建议您走资金监管,耽误时间。”
而这样的回答也恰好印证了记者从有关机构获得的信息:二手房网上签约已经由“必选”变为“可选”业务,而通过资金监管划转资金的交易更是寥寥无几。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中介门店的业务员表示是因为这两项业务所带来交易时间的延长。“我曾办理过一单走资金监管的交易,前后拖了两个多月才完成交易让房主拿到钱。”北京一家知名中介的门店经理向记者介绍说,对于卖方而言,资金监管会大大延迟他拿到房款的时间;而对买方,资金监管又使他不能避税导致多承担数额可观的交易成本,结果买卖双方都不待见资金监管,被寄予厚望的政策被打入冷宫。
相形之下,网上签约的处境要好些,仍有不少交易执行了这一环节。但无论网上公示还是最后的签约,对交易双方而言,更像是一个单纯的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和其初衷相比,网上签约仍然显得事倍功半。
政策内涵难与市场对接
“无论是资金监管还是网上签约,其原意都是希望能规范市场规范税收,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想法是好的,但由于与市场现状距离较远,很难被人们主动接受。”中大恒基副总经理付严这样看待二手房交易新规的执行难。
付严指出,以网上签约为例,政策本来是希望通过房源信息的前置和透明化让购房人更清楚地了解市场。但现实中,由于卖房人一般不到签约之前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房产证,使房源的网上公示几乎不可能从这套房子进入市场便对其有所体现。而目前中介行业十分激烈的竞争局面,也使中介本身不愿将未落实的交易上网,这是为防止被同行挖墙脚。基于这两点,网上公示只能在双方达成了交易意向甚至草签了合同之后才能进行,而到这时,是否公示、是否网签都已没有太大意义,反而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资金监管方面。“资金监管是希望由银行代替中介保管交易资金,避免中介卷款逃跑的情况发生。但其实对于正规的中介公司基本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况且都是连锁中介,想跑也跑不掉。而对于那些操作不规范的黑中介、房虫子而言,根本也不会把政策放在眼里。”付严告诉记者。
除了上面这些,网上签约和资金监管在操作上的“堵塞”也是其无法发挥效用的重要原因。付严指出,如果办理资金监管,卖主何时拿到房款与建委办理产权证的效率直接相关,目前除了海淀区外,其他区县的办结时间少则7个工作日,多则20个工作日,前后拖延一个多月是很正常的事;而网上签约虽然只需24小时的公示时间为前提,但由于网签终端无法进入每家门店,网上录入工作只能到一些大的门店进行,排队等候也会拉长这个并不复杂的过程,而且,现在网签系统依然不完善,有些区域甚至没开通网签系统,这更使得不少交易人丧失对网上签约的耐心。
二手房新规应让交易人获得实惠
“从表面上看,二手房交易新规执行难是因为手续繁琐和与市场脱节,但更深层次,这种局面则源于新的规则没有给交易双方带来切实的好处。”在筑家地产总经理付庚庚看来,动力不足是制约新规推行的深层原因。
目前的网上签约和资金监管,更像是交易人配合从业人员和政府完成的一个“过场”,做了没有什么益处,不做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同时还能节省不少时间。特别是对于二手房交易“避税”的潜规则下,资金监管意味着避税将成为不可能,这原本是规范税收的好事,但问题是,本应该由卖房人交纳的税款全部被转嫁到买房人身上,政策非但没有限制投资客,反而“迫害”了买房人。这样,原本可能给买方带来更多安全保障的资金监管,反倒成了他们避之不及的累赘,自然得不到支持和响应。
同样,网上签约是希望让消费者对市场看得更清楚,网上公示时间滞后,公示内容过于笼统,本身就使这个系统的参考意义大打折扣。同时网上只有单套房源的成交信息,一直缺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原先准备卖给中介公司的分析资料也因为交易上传不完整、不顺畅而难以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这就更使其本应产生的引导作用效力大减。
从现在看,无论是网上签约还是资金监管,都需要有所改进,而改进的方向,一在争取给买卖双方更多乐于接受新规的动力,二在于给它们更多制度上的保障。二者之中,更重要的是前者,“只要消费者确实感到新规的意义和作用,它们才可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二手房交易规则。”(高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