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国土局首次公开举办大型的经济适用房预登记,令经济适用房再次掀起热潮。对于此次广州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申请登记,无疑让中低收入人群再次看到了“居者有其屋”的曙光。然而,在此次经济适用房掀起的高潮中,却引发了不同声音的争论:申请条件、政府供应量、对二手楼市造成的冲击等等是人们最为关注的。
质疑 申请人真实收入难衡量
据悉,本次必须全部符合经适房申请四项条件的才能通过街道的资格审查,拿到申请表。申请条件包括:广州市城镇户口;现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8287元;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0平方米;未享受购买房改房、解困房、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和参加单位内部集资建房等购房优惠政策的家庭。另外,与父母同住(父母有房)年龄在30岁以上的单身市民可单独申请。
地产专家韩世同认为,几大申请条件弹性空间很大,尤其是对于与父母同住(父母有房)年龄在30岁以上的单身市民可单独申请,“如果父母家的房子120平方米,他们的独子没有房,和父母同住。按照规定,该孩子也可申请经济适用房,但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大于10平方米,又不符合之前的四大申请条件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0平方米这部分人如何操办。”此外他还指出,如何衡量申请人的实际收入也存在很大困难,拆迁户的大笔补偿算不算在收入里面?股市的大赚或大跌又算不算?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广州人收入存在多方来源,而如何监管每个人具体的真实收入更是空白。因此,在衡量申请人的收入方面,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
开发商 政府供地乐意参与开发
日前有开发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如果政府能提供土地建设经济适用房,他们会积极参与其中,如果让开发商自己拿地来建,那是不可能的。
广州光大地产副总经理陈洪志表示,如果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让开发商参与,地产商会十分乐意的。他表示,尽管经济适用房规定了价格、户型等,与普通商品房相比,利润确实少了很多,尽管如此,开发经济适用房仍然存在微利,发展商不会亏本。同时,在目前社会对开发商都存在微词的状况下,发展商若投入到经济适用房建设中,能增强社会效益,强化地产品牌。
由于目前并没有具体的经济适用房建设方案,对于最终是如何开展经济适用房的计划,并没有答案。有猜测称,政府希望开发商拿地建经济适用房,对此,广州某地产集团销售总监表示,发展商绝对不会同意的。“发展商都在闹地慌,市中心土地更是供不应求,让开发商拿出手头地块建经济适用房,是绝对不现实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发展商永远是将追求利润放在第一位的,而他们同时又具备很强的加工能力、一整套完整的产品研究方案、专业的销售队伍。只有政府和开发商合作,共同打造,才能建成适合低收入人群的经济适用房来。
专家 经适房缺系统操作模式
韩世同还指出,广州之前的经济适用房完全是用来解决拆迁户补偿问题的,并没有起到经济适用房的真正作用: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
他表示,目前广州市政府并没有具体的经济适用房的操作模式,甚至新社区、廉租房等都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案,只是让一些符合条件的市民去申请,是政府在试水。他担心,一旦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达不到申请的人数那么多,而符合条件的市民将会很失望,甚至会引发不满情绪。
中介 将削弱二手楼市购买群
据悉,从4月29日起,包括中山八路党恩新街在内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开始接受符合“四项基本条件”的市民申请填表,其后的五一假期排队申请的市民数量逐渐增多,而去看一手楼的人流则大幅减少。那么,这种现象会影响广州二手楼市的交投吗?
满堂红研究部经理周峰认为,由于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四项条件”中有一条是“申请人必须有广州市城镇户口”,如此便限定了购买人群必须是广州市民,外地来穗人士置业仍然要从一、二手楼市内选择购买对象。而现时外地人士在广州购置二手楼的比例占总客户群的五成以上,成为楼市的中坚力量,因此,二手楼市交投不会受太大影响。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有购房意愿,其在二手楼市内所能接受的总价应在20万元/套以下,由此推算,广州经济适用房项目的推出,必然会削减二手楼市内低总价物业的购买群,最终导致其成交比重进一步下降。(作者:罗莎琳 转载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