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得房率只有八成多。“门口的走廊前加道门,这块面积也划进自己家。”家住某小区的杨小姐认为,公用面积自己也付了钱,应该归自己。而这一举动引起了邻居的不满。
杨小姐购买了一套新居,一梯两户,出了电梯右拐,穿过一条长两三米的走廊,就是她家。装修时,杨小姐在走廊前多加了一道防盗门,打算把鞋箱、自行车都放在走廊上。不久,对门的邻居搬了进来,因为后搬进来,没能“圈到地”,非常不满。
杨小姐说,自己这套房子买下来的面积是100平方米出头,但实际使用面积却只有80多平方米。平白为不是自家的面积,多付20多万元,总觉得有点吃亏。“这走廊说是公用面积,其实我也付了钱的。我认为当然应该归我。”而邻居认为,公用面积就是两家都有份,怎能随便圈入自家?
在一些新建小区里,记者发现利用公用面积“圈地”的业主不在少数。
林女士房子和邻居共用一条走廊,她在和邻居商量后,在走廊前加了道门。“两家都可以把东西放在门外面。”眼下,两家看起来挺和睦,但将来是否会为了谁家的东西放得多,谁家东西挡住了对方家的门口而发生争执?林女士支支吾吾了一番后说:“反正我们会注意,不会影响邻居关系。”
眼下不少小区在建造时,为了体现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往往拉开相邻两户人家的间距,这样就多出了很多公用面积,业主的得房率一般都维持在7成到8成多之间。随着房价的攀升,不少业主看着门口的公用面积,开始心理不平衡起来,花了钱的面积却得不到使用,于是想方设法“圈地”。
法律界人士指出,公用面积按照其定义,仍应为多位业主共有,个人不应随便占用。一旦发生纠纷,“圈地”者难以得到相应的法律支持。(胡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