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2月,北京商品房市场“缩量空涨”的现象突显。统计数据显示,住宅现房和期房的销售面积双双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房价指数依然高位运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去年以来,北京商品房供应指标下滑,以及在调控政策影响下购房人较为普遍的观望心态,是出现交易量萎缩但房价依然高企的主要原因。
新房供应指标继续下滑
“现在,北京城里合适的新楼盘真的太难找了。”一位准备购房人士的这一说法,反映了目前北京新房市场突出的供求矛盾。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北京出现的商品房交易量萎缩,主要源自于城区商品房供应的瓶颈,而高房价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购买力。
北京市建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批准预售的商品房项目共计24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的372万平方米,下降了33%;住宅商品房预售项目共计14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的243万平方米,下降了42%。
其他供应指标也在下滑。前两个月,新开工面积233.2万平方米,下降40.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129.3万平方米,下降45.2%。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开发面积41.7万平方米,下降45.8%。
在增量减少的同时,存量住房消化的速度正在加快。截至2月末,商品房空置面积为971.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8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面积为444.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39.8万平方米。
链家地产市场部王志伟也指出,不少购房人认为多数新盘在郊区,价格过高,买新房并不划算,因此转向了二手房市场,这也造成了对新房市场的分流。
中低价位住房涨幅趋缓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认为,判断北京住房市场的供给是否能满足需求,应当主要看一个时期内,每平方米8000元以下的楼盘供应了多少。他指出,普通老百姓关注的住房问题主要集中在每平方米8000元以下的住房,目前北京市场商品房供应量相对不足,主要是结构不尽合理,不过随着政府着力逐步解决中低价位住房的供应,这类住房的涨幅将趋缓。
业内人士分析,今后调控的方向是增加住房的有效供给,北京市计划在今后三年内,兴建1000万平方米的限价房和10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因此北京中低价位的住房涨幅会越来越小。
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也认为,2006年的调控政策对楼市中的投资行为起到一定遏制作用,增加交易税费等措施进一步压缩了投资房产的获利空间。目前购房人的自住需求已经成为北京市场的主体。(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