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房产调控应增加非市场化房屋比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业内:房产调控应增加非市场化房屋比例
2010年06月07日 09:34 来源:《投资者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五月的最后一天,晚上九点半,北京家乐福马连道店已经临近打烊,两三家房产中介的业务员依然举着印有售房信息的牌子试图吸引出店人流的注意,但行人匆匆而过,甚至没有人对他们卖力的举动看上一眼。

  “这阵子一笔成交都没有,我已经连续两个月只能领到一千元底薪了。”中大恒基的业务员王浩(化名)告诉记者。对比3月份,王浩形容那时可以算是“全民炒房”的顶峰,他自己那个月光佣金就拿到4万元。

  对于目前的惨淡时光,王浩把原因归结为人们对地产调控政策“不现实”的预期,“许多人都是“随大流”,盼着房价能降两成、三成甚至五成、七成,其实根本不可能,现在你看看北京四环内的房价哪个跌了?”说到这时,他嘴角露出一丝轻蔑。

  为了证明自己看法的合理,王浩给记者举出一个“铁证”:这两个月来在店里挂盘出售的房子,他没有碰到一个愿意降价,卖不了的人有少数会转为出租,剩下的都在等。“也就是说,这么多人都认为,对于房产调控,等等就过去了。”他说。

  不过,自称几个月前差点成为“房奴”的冯先生可不这么认为。房地产的调控新政出台后,做售水机维修工作的冯先生自称一直在研究政策,“开始心里还有点摇摆,后来仔细分析发现开发商说房价不会下来其实已经心虚了,说明这次的调控目的并不简单,我要等着房价腰斩。”冯先生现在已经成为坚定的看空者。

  客观地说,一个多月来,人们对此次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走向,无论是看好还是看淡其实都不无道理。因为伴随着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一系列的解读不一、审时度势、软磨死扛都让其呈现出相当扑朔迷离的一面,不同利益群体间弥漫着浓厚的观望气氛,大家都在试图从每一个政府部门的每一个细微动向中捕捉到明确的决策信息,步入6月,政策的方向正在一点一点的清晰。

  调控

  真正令无数苦于房价高昂的消费者看到希望的一系列地产调控政策开始于4月中旬,围绕着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中央政府开始陆续出台一系列的地产调控政策。

  这个通知被人们简称为 “新国十条”,这是因为过去5年来,国务院已先后颁布过“国八条”、“国六条”和“国十一条”等调控措施,在这些调控措施纷纷遭遇房价“越调越涨”的尴尬之后, “新国十条” 措辞严厉而且力度凶猛: 二套房首付比例从三到四成提至五成;房价过高地区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房贷,对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房贷;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要求银行大幅提高首付比例及利率;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决定在一定时间内限制购买套数;国务院还要求财政部“加快研究和实施相关税收政策”,并重申将继续实行增加住房,尤其是低端市场住房供应。

  在公众眼里,这一轮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来得虽然稍显仓促,但是却携带着罕见的严苛和坚决。随后,股票市场立刻以接近5%的整体跌幅表达了市场对调控政策的恐慌。

  而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杭州、南京、武汉和成都在内的十个“房价最高或上涨过快”的城市,商品住宅总成交量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出现了六成以上的萎缩。地产市场被浓厚的观望气氛包裹起来,供需双方陷入了僵持,开发商、普通购房者、炒房投资客以及各路分析专家们对房产调控新政走向的判断也出现了极大分歧。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