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依然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代表、委员见面必问房价是涨是跌。在经历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惊魂过山车后,我国住房制度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引起了社会更多的思考。
无独有偶,“二次房改”之说在两会上再被提及。
以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为首的十余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今年提交全国两会的议案、提案中再提“二次房改”,建议由政府主导提供住房服务,并提出形成“三种住房制度,三类供地方式,三支队伍参与”的“三三制”。保障性住房也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们提案中的热词,致公党中央、工商联、农工党中央、民革中央、民建中央等均就此问题建言。
中国住房制度走什么路?
保障性住房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之时,国务院曾经下文要求各级政府尽快建立起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和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之后每次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力度的字眼都在其中。为何又开始重提?
“以前房地产市场基本模式没搞清楚,是市场化呢?还是保障性加市场化呢?市场化的就必然带来投机。可以说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房价上涨,但制度的选择是最关键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李庆云说。他认为住房制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完全市场化的,例如美国,因为其经济发展水平高,收入差距较小,且房屋市场存量大。另外一种是政府加市场,例如香港和新加坡,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虽然发达,收入水平也高,但收入差异相对大一些,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的保障。而拿中国的国情与之对照,后者更为更适合。
他也指出,在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主要对象是新加入就业大军的大学毕业生和进城农民工,这两个群体加起来每年有2000多万人,再加上每年的积淀,需要房子但买不起房子的人数量更为庞大,因此住房制度的模式必须改变。
12年前的住房商品化改革让许多中国老百姓有了自己的房子,也拉动中国经济走出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滞涨。“中国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实际上学的是香港,但只学了一半。学的是盖商品房卖地,但没学盖保障性住房这块。”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如是说。他也颇为赞赏新加坡和香港的发展模式,二者分别有70%和50%的人住在政府开发的房子里面,因此,李稻葵委员常常拿两个国家来举例子。
“以前房地产市场就是一片乱象,什么都没理顺,但现在中央逐渐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重视程度,各地方也在开始做,而且明确提出打击投机性住房投资,我很欣慰,把问题理清楚了一切就好办了。”李庆云如是说。
房改对房价影响几何?
作为国民经济的经济支柱,房地产业对保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2009年,全国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额有望突破6万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五分之一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预计达3.6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接近19%;在增量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贡献逾三成。
面对这样一个经济支柱,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入市会对经济增长带来冲击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