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楼市高烧难退 天量资金亟待分流(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海南楼市高烧难退 天量资金亟待分流(3)
2010年02月25日 09:4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成本绑架 企业百姓期待“惠民”

  房价飙涨让企业担心投资成本增加,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一些本地居民则忧虑岛富民穷的生活压力。

  海南房地产是否已有泡沫也许短期内难有定论,但在这场巨变中,企业面对的不仅是诱惑,更有困惑。有企业家认为,房地产业的火爆已对其他行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不仅全国有实力的开发商纷纷来海南圈地,一些非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也积极通过股权运作希望从中分一杯羹。“短短1个月,应该有过千亿资金涌入海南。”海南某知名学者说,房地产业显然是这些资金关注的重点。说话间,他又接到几个岛外企业家的电话,希望能约他吃饭,以了解海南房地产投资前景。

  张春昌也感受到了这种巨大的诱惑。在房地产业萧条的10多年间,因旧厂拆迁、以地抵债等各种原因,海南椰岛获得了大量土地,现在都出现了大幅增值。不过他认为,抓住机遇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主营业务,而不是转为发展房地产。张春昌说,房地产行业周期性很强,经过20多年的经营,海南椰岛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其主营的酒类以及特色食品业务,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逐渐成形,将会赢得比房地产业更持续的发展空间。但他也担心海南房地产如果在短期内持续快速上涨,其出现的传导效应会导致岛内大量企业运营成本上升,最终还可能挤压度假旅游需求,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就连被认为是此轮上涨中最受益的地产公司,也因成本急剧上涨而被迫放慢脚步。万年表示,目前的地价是按照房价来核算的,已经太不理智,加大了房地产企业储备土地的成本,他们会等市场冷一冷再说。

  房价飙涨让企业担心可持续发展问题,一些本地居民则忧虑岛富民穷的生活压力。

  “再这样下去,海南就是一座死岛。”开出租的海口人郑女士1995年结婚时花3万块钱买了一套110平米的房子,现在房子涨到了70万元,但她根本不敢卖,因为卖了,一辈子也买不起新房。不仅是房子,海南的物价也在上涨。李哲前两天去洗车,发现洗车的价格已从15元/次涨到了30元/次。

  今年春节期间,海口商品房销售均价高达11289.97元/平方米,而2009年海口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236.66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5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44元。这样的收入水平显然难以承受高涨的房价。

  “现在已经不去想房价了,只感到绝望。”来自屯昌的小甘已经完全打消了在海口买房安家的念头。“最近几个月房租上涨也很厉害。”小甘说,房租刚涨到300元房东又要提价到350元,无奈之下他只好找了一个更偏僻的地方。不仅是外来打工者,就连本地白领也在一夜之间发现自己变成了“穷人”。

  相比之下,定安人还没有海口人那么焦虑,不过也开始有了烦恼。“卖菜的卖菜,种地的种地,各有各的活,各有各的命。”2月3日下午3点多钟,在定安县城天龙茶馆,陈大叔把脚搁在凳子上和朋友聊天。他说,虽然房价一天涨一千,但本地人不太担心。因为有单位的会给员工分房,没单位的自己有宅基地建房。相比房价,更让他烦恼的是路上的车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差,到医院看病队伍越排越长,他还要开始说蹩脚的普通话。

  在不少岛民看来,国际旅游岛刚开始就只见痛苦不见好处,而对政府来说已有了财富效应。根据海南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海口与房地产相关的税种增长迅猛,其中房地产营业税实现1.17亿元,同比增长181.79%;土地增值税完成6813万元,同比增长109.3%;契税实现收入3326万元,同比增长70.7%;房产税实现收入3361万元,增长17.4%。

  “这样下去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岛富民穷’。”李哲说,过去一个多月因房价飙涨让海南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急剧分化,普通民众从国际旅游岛获批后的狂喜逐渐变成了失落。他们担心海南最终成为一座富人岛,本地人只能从事为富人服务的行业,拿着最低的工资,“享受”着最高的物价以及越来越恶化的环境。

  然而,改变已经不可逆转。

  “海南人口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利益也会不断进行调整和整合。”曹锡仁说,海南将来会逐渐变成高端人士聚集地,通过政府的各项措施会使本地居民在住房、养老等基本问题上得到保障,但如果想好上更好确实会困难。随着大量人口的进入,医疗、卫生、交通等公共资源也会日益紧缺,这都需要政府给予关注和解决。夏锋则认为,国际旅游岛一定要“惠民”,因为它更多涉及到软环境的建设,而这种建设只有得到本地居民的支持才能成功。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本地居民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