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海口地价暴涨六倍
泡沫破灭95%房地产公司倒闭
1988年,海南脱离广东独立建省后,大批商界人士南下海南淘金。1988年,海南房地产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增至5000元/平方米。海口市的地价1991年为98万元/亩,而到了1993年,暴涨至680万元/亩。
当时海南的城市人口为100万,房地产公司却有1.3万家,平均80人就对应一家房地产公司。所有地产项目都在建设中,但谁也不知道建好以后把房子卖给谁住,买了房的人也很少打算在海南长住,他们买房只是为了高价转手。
于是,海南的房地产泡沫不可避免地破灭了,95%的房地产公司倒闭,烂尾楼成为海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泡沫破灭后,海南的房地产抵押物一直处于贬值和不确定的状态,国家派出的清查组经过几年的处置,仅收回了少量维持费用。由于很多项目都“只挖了一个大坑”,银行得到的抵押楼层基本都是空中楼阁。更有甚者,这些“海市蜃楼”竟被抵押了数次,不同的银行在确定自己的债主身份时,发现这个“大坑”还欠着施工队大笔的垫资款,即使把整个项目变现也不足以付清。几大核心城市久久没能恢复元气,海口的地价1996年仅为100万元/亩,与高峰时期相比,跌幅达到八成五,基本上回落到1991年的水平。
如今海南的楼市,过热的迹象明显,有不少人担忧“再这样下去会重演1993年的房地产泡沫悲剧”。亲历过那次泡沫破灭的阮建宇却不这么认为,他说:“1993年那一次,炒房的基本都是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他们从银行贷款炒房,当时老百姓哪里有钱?温州人还处于艰苦的创业初期。没有老百姓的购买力,我国房地产的法律法规又很不完善,泡沫自然会越吹越大,也自然会破灭。而这一次不一样,且不论海南的前景是否足够支撑这样的房价,但富人阶层的确壮大了,不像1993年那样,只有国有企业在玩。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
东北人老任
7年三亚买房记
来自东北的旅行社老板任国宏已经在三亚定居了10年。经过一番创业,2003年,他在三亚第一次买房,房子地段很好,位于大东海,房价1400元/平方米。当时,一线海景房的价格也就是2000多元/平方米。
作为亲历者,任国宏认为三亚的房价早在《意见》公布前就已陷入疯狂,“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已经传了很长一段时间了”。2009年10月,任国宏购买了一套改善性住房,8000多元/平方米;一个月后,他急需用钱,无奈转卖,售价9000元/平方米。任国宏正沉浸在“房价一月涨一千”的喜悦中,让他“看傻眼”的楼市行情快马赶到。
高房价拉低旅游服务水平
眼下正是三亚旅游的高峰期,来自俄罗斯、东北等地的“北方客”蜂拥南下此地避寒。记者在三亚走访发现,面对如织的游客潮,三亚薄弱的基础设施已经明显跟不上节拍了。市区堵车严重;街头巷尾流动着破旧的三轮车和杂乱的小摊贩,三五成群的外国游客正在为久久打不到出租车而“骂娘”……
任国宏说,从市政建设到科教文卫,三亚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迫切需要改善,“政府应该用好卖地款,把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补上”。
对《意见》的出台,绝大多数海南网民都很纠结:一方面,家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但另一方面,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让他们自感难以承受。有人甚至戏称海南正在成为“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一居室租金涨一倍
任国宏感慨道:“如果叫我现在买房,我也不行。我一年能挣二三十万元,如果连我都买不起,你叫年轻人怎么办?”据记者了解,在三亚,普通市民若能挣到2000元的月收入,便乐开花了;政府科级干部月薪约为3000元;收入最高的“打工者”当属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年薪约为30万元。
有不少当地老百姓向记者感叹:“这是建设‘国际旅游岛’,还是建设‘国际房地产岛’?”的哥小王告诉记者,他租住的一居室去年的租金是300元/月,今年突然涨到了600元/月,他“感觉难以承受”。
任国宏担心生活成本的攀升会让本身对人才就欠缺吸引力的海南进一步陷入人才短缺的瓶颈。
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海南旅游业存在的宰客、欺生现象越来越多,对当地旅游业的口碑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任国宏表示“同情之理解”:“如果安分劳动赚到的钱还不足以维持你在本地一定水平线以上的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讲究诚信呢?要建设国际旅游岛,政府就必须让本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相匹配。否则,宰客、欺生现象就不可能断绝,建设国际旅游岛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张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