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浙商副会长:炒房团没能力左右城市房价(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北京浙商副会长:炒房团没能力左右城市房价(4)
2009年12月16日 07: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京,中介在路边卖房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个商铺养三代。”这是浙江人的一句老话。现在的说法是:“假如你爱他,就劝他做商业地产,因为它的利润、回报实在太高;假如你恨他,也劝他做商业地产,因为它的风险也实在太高,做不好就会血本无归。”

  浙江人天生会做买卖,对钱有本能的嗅觉。十几年前,他们初来北京做生意,多聚集在南城,人越聚越多便有了“浙江村”。经过浙商多年经营,现在的“浙江村”,有各类门店超过3000多家,中大型批发市场就有30多家。像北京有名的虹桥市场、天意市场、潘家园市场、马连道茶城等,也都由众多浙商投资、经营。

  “市场、市场,有市才有场。‘市’,我的理解就是人气、人流。没有人的地方是做不了买卖的。在人烟罕见的地方,哪怕搞出一个五星级的场所,招商也很难。”

  “选什么样的商业地产进行投资,我们看两个标准:一,地段位置好不好。要是在二级城市做商业地产,我们先问这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是多少,流动人口是多少,人均收入是多少,在两公里之内的商业网点有多少。做商业,商户越多越好,消费人口越多越好,赚的就是‘人头钱’;二,看外部环境好不好,也就是看社会治安情况怎么样。否则,你赚到钱了,三天两头有地痞流氓来骚扰,也肯定没法做生意。”

  做商业地产,投资团一般用这几种方式:一、最简单的就是把项目全包下来,一下承租10年、20年。整体承包的好处是能压低价格。然后,再重新包装、定位、对外招商;二、以租代买的方式。如果一个项目投资两三亿元,只首付启动资金3000万元,半年后再付一笔钱,一年后又付一笔钱。两三个亿,在几年之内付清。三、协助招商引资,按业内规矩得佣金。四、只买摊位。一下子买上十个八个摊位,再转租给别人经营,这就属于小打小闹了。

  有一回,投资团去东北考察一个项目。那是长白山脚下的一座县城,这个县正在修机场,铁路和公路网四通八达。“资源、交通出人意料地好,让人惊叹的是,直到投资团到来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沉睡的商业处女地。”

  陈俊他们去参观县下的一个镇,说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人参集散地,但因为缺少深加工、精包装、规模小等原因,所以效益并不好,没挣多少钱。

  “那么金贵的人参,却像卖大萝卜一样堆在地上卖,搞得不值钱。花上300元,就能买一大手提袋的人参,看了让人惋惜!这一大袋子人参,要是拿到我们浙江倒卖,不知能赚回多少个300块。人参,多珍贵稀有的东西呵!经过反复考察、调研,—位温州商人,决定投资几千万兴建人参市场,并建立产销、精深加工一条龙体系,重新包装,打造品牌。结果,他当年就收回了投资成本。”

  还有一年,投资团去东北某地投资商业地产,结果开始招商了,可就是招不来商户。

  “我们就纳了闷:这么好的市场,摊位搞得好好的,还有暖气,而室外温度是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冷得要死,可商户们就是不进场。难道当地人喜欢在户外做生意?我们反复问原因,你猜他们怎么说:进市场,得交取暖费。可我们一个月才收10块钱呵!就为了省这点钱,他们宁可站在冰天雪地里挨冻,真让人哭笑不得。算了!我们干脆把取暖费免了,他们这才进场做生意。”

  “目前的投资渠道太狭窄,政府应该好好引导这些民间资本,往什么地方、什么行业上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任其盲目、随意地流动”

  最近,陈俊往来于北京与辽宁两地,他们盯上了那儿的海景房。

  “听说当地人,是不太买什么海景房的,嫌潮气重。人生地不熟,猛地到一个地方投资,你们不会受骗上当吗?”我问他。

  陈俊说,这几年,“投资团”被骗失手的事还没有过。但被忽悠的事,倒是经常发生。“到了地方一看,跟说的完全不一样,那我们就打道回府,不投就是了。”

  现在,外地来找“浙江投资团”去做项目的人越来越多。有开发商,也有政府部门。怎么才能规避风险,投资不失手,陈俊说他们有三步曲。

  “第一步,我自己或我们几个人,先跟着过去看看,对方负责所有开销,接待得很好,说得也很好,尤其是政府项目,那简直就是十全十美;第二步,感觉项目有做头,我们再去。这次去,不跟任何人打招呼,悄悄地潜伏进去,明察暗访,实地踏查,询访当地老百姓,这样能听到真话,了解到实情;第三次,如果仍然感到有价值,又去了。这回,我们把了解到的问题,全摆到桌面。对方一听,得!他们知道的比我们还多,不能瞎忽悠了。总之,要来来回回好多次,才能最后拍板,这样基本上不会失误。”

  听陈俊的口气,投资房地产,一时半会儿他们不会收手。可眼下的房价,实在太高。今年北京的房价,又上蹿了一大截,还敢往里投吗?

  “投!我们浙江人做生意就是这样,只要看准了,有赚头,就大胆出手。我们做项目,从来不开论证会,从来不带什么专家、学者,我们不听他们的。”

  他底气十足,对后市充满乐观。“现在回头看看,每次打压过后,房价还不是弹得更快、更高?我的观点是:一,房价绝不会跌回几年前的价位,只会高起点后的小回落。去年赶上全球金融危机,房价也只是小幅回落而已,接着涨得更高;二,未来房价,不涨是不可能的。”

  话虽如此,但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他也觉得投资空间越来越小。“在北京,现在的投资回报率已降到10%,个别项目甚至低于5%,算不上是肥肉了。假如没有15~20%的投资回报,我们是不会做的。”但一些交通发达、资源丰富的二级城市,比如长沙、成都、沈阳等地方,还有升值潜力。现在,他们把眼光瞄准了这些城市。

  不过,陈俊也承认,选择投资房地产,实际上也是浙商们无奈的选择。

  “现在做什么生意,能像买房这么划算?5年不到翻三番。”陈俊的老乡都这么说,“这两年,也只有房地产保值、增值的潜力最大。做外贸的浙商,基本上很惨,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巨亏的巨亏,生意很难做。炒股吧,就是一串数字上上下下的,很难掌控,总觉得不实在。前几年,炒煤的浙商也不少,现在怎么样?也都赔了。温州一个做鞋的老板,投资小煤窑,出了事故,面临整顿,投资失败。办鞋厂多年攒下的钱,全都搭进去了。”

  投资买房,相对也省心省力,并不用花太多时间精力打理。“只要你看准了,投下去,房买了,扔在那半年一年的再拿出来卖,价格又不一样了。你说说看,现在,这种扔下不用管,过一阵子就能赚上几倍的生意,还有吗?”

  有报道说,现在浙江的民间资本,有10000个亿,其中4800亿元,趴在银行里。

  “浙江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陈俊说,现在,存款利率低,物价上涨快,浙江人本来投资意识就强,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好多行业不景气。钱要生钱,哪能捏在手上,总让它在银行里趴着。最保值、最安心的东西,就是房子了。

  “资本就是追本逐利的,哪儿挣钱,就往哪儿流动。浙商投资房地产的热情这么高,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目前的投资渠道太狭窄,政府应该好好引导这些民间资本,往什么地方、什么行业上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任其盲目、随意地流动。”记者 董月玲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