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人改投资为观望
周德文去年和前年曾两次带领商团考察过迪拜。“迪拜不像它周边的国家,有石油等资源,迪拜完全依靠房地产、旅游业经营城市,所以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当时就感到有些危险性,后来他们投资也很谨慎。”他说。尽管如此,迪拜神话的繁荣还是一度成为浙商追捧的对象。
一位在迪拜经营了8年电器生意的温州商人刘女士表示,危机对货物贸易方面影响不大,无论从客户、商家还是接受发货的程序,都没有什么影响。“大家都早已习惯这种危机的感觉了。”刘女士说,一些同乡在海外的投资项目搁置,就转而投向国内。
据周德文介绍,目前浙商在迪拜的投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房地产,比如“上海岛”、“温州岛”等人工岛项目,以及宾馆酒店等不动产项目。另一个是一些专业市场,比如服装市场、眼镜城、五金建材市场等。
“温商在迪拜的一些大型项目仍需要从国内吸引资本。迪拜危机发生后,国内资本很谨慎,所以这些大项目基本都停掉了。结果导致给这些项目提供资料的专业市场需求锐减,迪拜的旅游业也受到牵连。”周德文表示,这种连锁反应很快会延伸到其他领域,“恐怕两三年内都很难恢复。”
“之前一些温州商人的融资方式是‘募小钱筹大钱’,把温州当地不少民营商人的零碎资金,凑起来到海外投资。”周德文表示,这种融资模式在金融危机中断裂。
“迪拜危机对温商的机会损失是很大的,但温商们并没有撤出迪拜,只是由投资状态改为观望。一旦市场有好转趋势,他们会马上启动项目。”周德文认为,“毕竟阿联酋是中东比较富裕的国家,沙特、科威特也不会看着它倒下,一定会帮它走下去。”
一位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撤回资金的温州商人,也向记者表示温商在迪拜的状况并没有那么严重。“现在迪拜政府提出,没有动工的开发商可以以当年买地的价格,购买同等价格的已建楼房。但温商们都愿意拿地,等市场好起来再来开发。”
- 对话
“投资前已做最坏打算”
温州商人胡宾两年前买下迪拜“上海岛”,称受迪拜房地产缩水影响,投资现都已经转到国内
2007年10月9日,44岁的温州商人中州国际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胡宾花2800万美元在迪拜买了一个3万平米的人工小岛“上海岛”。这是当时中国人在中东数额最大的房地产投资项目。但仅仅两年之后,迪拜的房地产业连遭重创,胡宾买下的这个“上海岛”也成为别人眼中炒楼“被套”的典型。本报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胡宾。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