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节节攀升,年轻人的买房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人开始徘徊在买房和租房之间,但另一些人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选择租房。
买房,租房,真的只有字眼上的差别吗?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对年轻夫妇面临的两难困境,就是鲜明的答案。
孩子出生成“黑户”
“专家有专家的道理,可现实中哪有这么简单!”站在租来的房子里,苏明感慨地说。
苏明和妻子韩思今年分别32岁和34岁,老家都在内蒙古赤峰市的农村,是典型的由“跳龙门”成长起来的“新市民”。两人均于2005年研究生毕业,目前都在内蒙古一所大学任讲师。
苏明说,结婚之初,觉得考大学、读硕士、找工作都很顺利,工作也都在事业单位,虽然没啥积蓄、住房,可劲头很足。如今,夫妻俩却时常为买房的事发愁!
2008年,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67元。苏明算账说,2005年刚工作时,夫妻俩每人每月实发的工资为1240元。去年评上讲师后,每人每月的实发工资提至1540元,加上每年1500元的岗位津贴,以及他假期去兄弟科研单位“帮忙”的收入,夫妻俩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足22000元,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
可眼下,他们一家三口和母亲住在租的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里,每月租金900元;三个大人,每月生活费最低600元;孩子每月仅奶粉就需4桶,加上其他零散开支,每月花费在800元以上。扣除这些花费,一家人每月最多节余700元左右。
与此同时,当地的房价却直往上蹿。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房产管理局获悉,2004年底,呼和浩特市的新建商品住房平均售价仅为每平方米1590元,目前每平方米已超过3000元。
由于买不起房,2007年两人结婚后一直租房子住,至今已换了两次住所。考虑到收入低、房价高,夫妻俩本想先租房住,待有些积蓄时再改善住房条件,可今年1月女儿出生后,原有计划骤然被打乱了。
苏明说,两人已到了必须要孩子的年龄。由于无房,夫妻俩目前都挂在单位的集体户上。孩子眼看快1岁了,却无法报户口,因为集体户不收小孩。
韩思对记者说,夫妻俩本想先租房住,过几年有了积蓄再买房,可眼下看,很多方面逼得砸锅卖铁也得买。“租房没啥,可孩子不能总是‘黑户’吧?再说今后孩子怎么上幼儿园、上学呢?”
实力积累难追房价涨幅
半旧裤子,开线发皱的上衣;连结婚时的西服都是找朋友借的……记者眼前的苏明和日常生活中的苏明,一直是老师和同学们熟知的“节俭模范”。
“能省就省点吧!”苏明说,除了开学术会时穿正装外,他平日里就是两套穿了多年的运动服换来换去。韩思看不过去,想给他买几件衣服,可苏明不让,夫妻俩为此没少吵嘴。
苏明一家租的房子很小:4平方米左右的客厅内,摆着一张茶几、三把木椅,人坐下都伸不开腿;厨房门口的一张旧课桌上,斜放着一台29英寸的彩电,桌下堆着水壶、马扎等杂物。门廊和卧室里,放着10来个装杂物、书籍的纸箱子,使房间显得更加拥挤。
苏明无奈地说:“租这么小的房子,每月租金900多元,与贷款买套小房子的月供额差不多,所以还不如咬咬牙买上一套!因为当前收入远跟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早买压力早释放,否则钱似乎永远攒不够,而且还越差越多。”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