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观察
当土地成为投资品 风险难免
2004年之后,由于货币投放量的不断增加,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的属性凸显,同时土地实行招拍挂,资金实力强大的地产商尤其是部分央企,在城市化预期下,将囤地作为未来房屋升值和利润来源的手段,这样,土地也成为了一种投资品。
囤地的第一轮首先是一线城市,而在今年一线城市房价已达历史高位的情况下,房企又将目光转向他们认为具有潜力的二三线城市。
正如《中国房地产金融蓝皮书》所指出的,国企将土地变成了一种囤积的资源,而大举高价拿地囤积,令未来的风险累积。
相对于土地的自然升值,房屋的建造、营销等成本的增加微乎其微。因此,市场今天遇到的所有房价问题的根源在土地,房价只是土地供应出现问题的表现形式。
土地和地价是决定房价最根本的因素,土地管理制度最终决定着中国房地产业的未来。这已成为诸多业内人士包括许多经济学家的共识。
综合各种建言,国家应采取积极调控政策,加大多层次房屋土地供应,尤其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宅的土地供应,以抑制地价、房价;同时,应该尽快开征物业税,以解决炒房、投机性购房等问题,避免房价再大起大落。
最后,政府应早日制定出合理的土地管理办法,这也包括把管房子和管土地的部门结合起来,而不是各自为政。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晓玲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