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60年访谈:房改10年,廉租房一度被遗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中国住房60年访谈:房改10年,廉租房一度被遗忘
2009年10月30日 11:2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人物简介

  孟晓苏,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房集团理事长、幸福人寿董事长。曾在中南海工作近8年,先后在中宣部新闻局、国务院办公厅工作,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局长和国家商检局副局长。

  生于1949年的孟晓苏,恰好见证了中国人居60年来的沧桑变迁,他作为中国曾经最大的住宅供应集团中房集团原董事长、房改10年方案的制定参与者之一,现在正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推进物业税的征收和房地产业税费改革、土地制度改革。

  “其实从2007年的国务院24号文开始,国家已在‘纠偏’,努力弥补保障性住房这一课。”他表示,房改取得成就的背后仍留有较大遗憾,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廉租房的脚步没有跟上,住宅供应体系不健全,才导致了今日高房价和低收入的矛盾突出。

  1 住房商品化,最初靠“连推带逼”

  南都:中国人居60年,你所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孟晓苏:总的来说,前30年在低水平下维持平衡,屋小但人人有屋住,这也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改革开放后,人民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助推器,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

  南都:如果以1979年改革开放和1998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为分水岭,中国人居60年走过了三大不同时期,简单回顾这几个时期,你觉得人们的居住观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孟晓苏:其实建国初期有房地产业,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取消了商品房和私有房产主,并在文革期间彻底消失。这令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仅2平米,也就是1张床那么大。长期的“先治坡,后治窝”的大寨式精神使得老百姓的生活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境地。

  邓小平发表的对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讲话带来转机。1981年,包括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北京城建等第一批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了,房地产开发以单位自建为主,论资排辈福利分房,人人都住“廉租房”,处于低居住水平下的相对公平,能出售给私人的商品房极少。商品房买卖还曾在1994年时被一度叫停。

  然而,1997年爆发的金融风暴给了中国很大的教训。在1998年,国家下决心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化,并配套提供租售房、开发抵押贷款等一系列大政策,房地产开发业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碧桂园、合生创展、富力等一批房企都是这一阶段出现,“连推带逼”地让老百姓在观念上逐步接受了住房商品化。这不仅让老百姓住上了宽敞房子,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南都:基于这些背景,很多人都从不愿意自己花钱买房子变为愿意甚至积极买房了。

  孟晓苏:是的,因为人们发现,那些最初2万块钱就能买一套的房子,几年后要6万块了,再过几年更高了,这样人们逐渐接受了住房也是商品的概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