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十年,多少“地王”推高了房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南京:这十年,多少“地王”推高了房价?
2009年10月12日 11:13 来源:现代快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7年,房价上涨迅猛,那年地价的涨幅也十分惊人。

  2008年,土地市场陷入困境,频频流标,地价骤跌引起了关注。

  2008年底,土地一下子成了烫手山芋,一时间退地潮暗流涌动。

  2007年,《金楼市》探访2005年-2006年期间诞生的六大“地王”。

  2009年,新“地王”此起彼伏,《金楼市》提出了冷思考。

  黄金岁月

  2001年9月18日 万科以1.855亿拿下水西门二道埂子地块,这是南京首次面向全国招标的地块。

  2002年12月27日 南京当时最大一块上市拍卖土地——聚宝山地块创出9.11亿的高价,史称南京楼市“9·11”。

  2003年7月7日 下关宝善地块以18亿底价被福建世茂集团拿下,开始了规模浩大、任务艰巨的拆迁。

  2003年11月 顺驰、万科、万达、中海分别在河西新城区奥体板块前后拿地,使新城地价从此前的协议80万元/亩一下上升到200多万元/亩,奠定了新城房价5000元/平方米的坚实基础。

  2004年11月16日 经历了挂牌后无人问津的南汽地王拆分成两块再出让,最终高价成交,催生了后来的鼓北高价区。

  此后,铁管巷“地王”收回再卖、雅居乐造就城南“地王”、万科出手江宁,到最新保利、华润在河西的天价地块,南京进入“地王”频出的年代。随之而来的争论是,究竟地价推高了房价,还是房价带高了地价?《金楼市》见证南京土地市场诞生成长的同时,回眸“历代地王”总有不一样的发现,这些“心得”或许未来同样指引楼市前行的方向。

  十年回顾

  万科开创南京土地拍卖史

  “1.855亿第一次!1.855亿第二次!”拍卖现场鸦雀无声。“1.855亿第三次!”拍卖官一锤定音。

  2001年9月18日,南京万科房地产发展公司以超出底价近2600万元的高价买下南京首次面向全国招标的二道埂子地块。它也许并不是南京第一幅招拍挂的土地,但无疑是最具标志性的一幅。

  因为2000年3月1日,南京才开始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2002年12月,南京市停止“以地补路”地块的协议出让,经营性用地的公开出让全面实行。

  为什么是1.855亿?当时招标该地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彻底改变该片区的面貌,当年水西门大街改造资金需要平衡;而逢雨便涝的二道埂子地块狭长西晒,人文环境更是不值一提,能由万科来拿地开发,彻底改造这一棚户区,万科本身也被寄予厚望。

  黯然的南京楼市“9·11”

  当年最贵的地卖出了最便宜的房,还有一块至今荒在那里没有开发,这就是江苏阳光的聚宝山地块,2002年末,在那个楼市房价还没有大幅抬升的年代,该地块就创造了南京楼市“9·11”。

  当年的这场拍卖会经过64轮的拉锯战,聚宝山地块被江苏阳光以9.11亿元的价格“吞”下,比6.5亿的底价高出了约2.6亿元,此举创下了当时南京土地拍卖史上的最高价。

  而两个竞争对手也是极具代表性:栖霞建设,南京本土最大的开发商。以城东开发起家的栖霞建设自然深知这一地块的特性与价值;江苏阳光,一个以纺织起家的外行,七年前就有如此敏锐目光,它的到来或许已经预示着其他外行企业的入侵。

  当年栖霞建设最终退出争夺,记者采访时栖霞方表示:江苏阳光对这块地、对南京不够了解,价格过于冒进。现在的事实或许还真验证了这一点,其一期开发的公寓由于交通位置尴尬,小区外立面、户型无特色等原因,比更远的仙林楼盘还便宜1000-2000元/平方米;而二期别墅,更是在3年前传出曾想转让的消息,可最终没能成交,至今空着。不过从一个外行企业谋利的角度来说阳光也许并不亏本。

  绿地曲线拿下商务“地王”

  2003年5月,编号为2003G11的鼓楼西北角地块以底价3.8亿元被南京国资集团拿下,这一核心位置的地块被誉为南京商业办公“地王”。

  同年年末,该地块传出消息,南京国资集团将和上海绿地集团合作开发该项目,建成南京第一高楼。

  不直接参加拍卖以避免高价,这也许可以视为绿地的一次“曲线拿地”,不过当年不能令人忽视的现实是:南京商务办公楼和住宅价格倒挂,同是新街口的地段,住宅单价过万,商务楼反而还要低1000元/平方米,这或许是当年绿地谨慎拿地的原因之一。

  宝善地块拉开下关开发序幕

  2003年7月7日,以18亿元的惊人底价“雄居”南京当时历次出让地块底价之首的宝善地块,在十分“冷清”的气氛中,被福建世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仅以底价拿走。

  随后的几年,巨大的拆迁量和非凡的拆迁难度不时引起关注。然而时至今日,其2万元/平方米的房价已让人感到:当年地卖便宜了!18亿?顶多也就够买其中的一期土地罢了,长达5-8年的开发期,足以让这块地增值到2-3倍以上。

  不过当年为什么无人与世茂竞争?因为地块太大了!为什么要划这么大的地呢?因为当年下关的滨江价值还不为众多房地产公司所认同。究竟是世茂开启了下关的开发、抬升其整体价值,还是下关成就了世茂,让其拥有了超乎寻常的丰厚利润?这个“地王”卖得值不值?这也许才是如今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