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院到高楼:60、70、80后讲述住房变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从小院到高楼:60、70、80后讲述住房变迁
2009年09月27日 12:07 来源:信息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安居乐业,是每个人都力求达到的幸福生活标准之一,近年来南昌的变化已经不是巨大可以形容的了,不过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可曾有人记起现在高楼林立的南昌,曾经是什么样子呢?借建国60周年之际,我们请到了几位读者谈谈自己家里的房产变迁,以此代表60、70、80、90年代人的回忆。

  舒女士(60年代人):

  从小院到高楼

  听妈妈说,我出生时住在市中心的一个筒子楼里,公用厨房、厕所、水房,四岁的时候,爸爸妈妈为了住到大一点的房子,举家搬到了城郊。房子在当时是特别好的,50平米,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卧室也足够住,还有自家小院,但是外面的环境是真荒凉呀,孤零零的2栋3层楼房矗立在一片庄稼地里。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学农就在家附近,可是对于孩子来讲,那也真是人间天堂,玩的地方太大了,花样也很多,菜野果、编花环、捉虫子、捉迷藏、玩打仗……

  爸爸妈妈尽管上班远了,但是也很满足,把爷爷奶奶接过来和我们同住,也尽了孝心。爸爸对房子倾尽了全部的心思,在房顶上放了一个废弃的汽油桶,刷上黑漆,并装上上下水管道,用来蓄水,从春末一直到夏初,只要太阳充足,我们全家都能洗上温水澡。在小院里养了几只鸡,种了葡萄,平常有鸡蛋吃,夏天有葡萄吃,过年可以吃鸡肉。那时条件尽管不好,但是爸爸竭尽所能让全家过的舒服一点,让爷爷奶奶享享清福。随着我和哥哥年龄增长,他们又在自家小院里盖几间平房,作为哥哥的婚房,准备在此终老一生。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这里已经作为市中心快速建设起来,周围相继盖起了楼房,阳光也被这些楼房遮挡住,常年不见阳光,我们家又是一楼,所以特别潮,墙角的墙皮都有点斑驳了,这栋70年代的3层小楼,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这时,爸爸单位分了一套80平米的“大”房子,二楼,房间变得整洁明亮了,记得我们春节前搬进新房的那一天,妈妈洗了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然后换上一直舍不得穿放了5、6年的一套新睡衣,说了一句“我这辈子,都没有想到能住上这么亮堂的房子,我再也不搬家了。”她一直觉得这回真是搬到头了,再也不搬家了。可是5年之后,他们又住进了一套168平米的房子(当然我已经出嫁了,住上了自己的房子,130多平米),而且,已经不仅仅是房子大了,装修得也很舒适,居住的小区环境也很优美,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交通便利、购物方便,妈妈说:“我再也不用搬家了吧?!”我和她开玩笑:“等着住你孙子给你买的别墅吧,不用你再操心搬家,只要好好住着就行。”

  上网看着房价的起起落落,真是感慨万千,以前在单位熬着,等着排队分房,现在谁家没有自己的房子呢,咱们老百姓也可以考虑一下买跃层、复式楼、别墅的问题了。

  孔先生(70年代人):

  从农村到城市

  已过而立之年的我,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家的第一套房子——那是靠着爷爷奶奶住的老堂屋的一间茅草房,面积不足十平方米,这就是爸爸妈妈当年结婚时住的房子。房子低矮狭小,没有窗子,冬冷夏热,因为时常漏雨,每年夏天都要翻盖屋顶,翻盖时经常掉下才鼠、麻雀甚至蛇等小动物来。

  70年代末期,随着姐姐和我的出生,房子越发显得狭窄。巧的是,当时村里一位本家因工作调动,家属跟着去了青海,我们就借住进了本家的两间瓦房。虽然房子很旧,但比茅草屋亮堂了不少,刚住进去时姐姐见人就指着房子说“大屋屋,大屋屋”,直到今天,已过花甲的爸爸还时常提起此事,每次都心酸的掉眼泪。这两间房子我们一家人既当卧室,也当厨房,我和姐姐就是在这个借助的房子里度过了小学生活,给我们贫穷却不乏欢乐的童年留下过温暖的回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家里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父亲又有了盖大房子的计划。在我初中毕业那年,五间宽敞明亮的砖瓦房终于盖了起来——这是我们村里第一套纯砖瓦的“明三暗五”式的房子。

  房子盖起后,我们兄妹几个先后读了高中和大学,离开了农村。我也留在了上大学的城市,在这里工作、娶妻、生子,并买了自己的房子。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