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地王楼盘未卖高价 未对房价上涨起决定作用(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多个地王楼盘未卖高价 未对房价上涨起决定作用(3)
2009年09月18日 10:54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 剖析·影响 高单价“地王”最影响房价预期

  “地王”要么是高总价,要么是高单价。高单价会影响大家对房价的预期,买家追涨和卖家捂房现象在“地王”新出的时间段内表现最明显。而高总价会影响楼市实际的有效供应等。

  影响1:影响购房者预期

  “地王”成本价格与当前在售楼盘价格持平的现象比较多。拿下“地王”的房企预期的则是未来的增值。

  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表示,土地价格的刷新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城市和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市政投入的增加,没有理由让土地价值反而贬值了。因此,从长远来看,大家都会预期地价上涨,而地价上涨也体现房价上涨的趋势。

  多个“地王”拍出后的区域行情表明,“地王”的刚性成本让不少人觉得今后的房价会越来越贵,从而带来一定的恐慌性购买,在美利山、金都杭城、珠江帝景等社区,二手房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恐慌性购买和业主捂房不售,足见其影响之大。

  影响2:或引发垄断

  华远总裁任志强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是,总价几十亿元、几十万平米大体量的土地入市,只有实力雄厚者才能拿下地块,会形成少数企业垄断市场,从而使供应效率降低。其理由是:一块地在一个企业手中,受到企业自身策略、人力和资金的限制,会有一个逐步开发的过程,一次推出的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一块大的地块如果切成多个,由不同的企业开发,就会有更多的新增开发量同时入市。此外,动辄数十亿的资金,让很多企业都被隔离在市场外,减少了竞争。

  李文杰表示,大块出售有其积极的一面,如可以形成更好的统一规划,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等,但他仍然倾向于限制过大的地块推出。“在高价拿地的企业本来就希望等一等再入市的背景下,大型地块供应会进一步加剧楼市的供求不对等局面。”

  影响3:增加宏观经济风险

  知名房产评论人士蔡鸿岩表示,近期多个“地王”竞拍中都出现国企的身影,实体经济的资金流入楼市的现象会导致其他产业的发展资金不足。

  业界多位人士指出,“地王”动辄数十亿的资金让不少企业“眼红”,圈钱拿地的欲望受到刺激,或助长新一轮的楼市、股市泡沫。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仅A股市场,房地产上市公司计划通过增发募集资金已超过200亿元,而公司债券融资计划募集资金也高达110亿元。而进入9月之后,楼市“圈地热潮”着实烫煞人:短短10天内,万科、保利地产、中国绿城、SOHO中国等购地资金合计达数百亿元。如此一来,楼市的风险和股市的风险就有更加紧密的联动。而且这种联动性很可能会表现在互相推高泡沫。当遇到经济调整时,楼市、股市的起伏互相影响,增加了宏观经济的风险。

   - 贴士·购房 升级置业者可从容些

  “地王”频出对楼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价格被拉入高风险区,波动频率加大,置业者面对的风险增大。因此,“地王时代”不仅对置业者的钱包提出了挑战,也对置业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业内专家蔡鸿岩表示,在北京房价平均几千元的时代,几乎没有置业风险可言。现在“地王”频现,好比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一块石头,激起波浪:房价被推升,又回落和起伏,不断有大石头入水,水中的波浪就会持续不断。购房的风险意识尤为重要。

  对于已经有了一套房在手的升级置业者而言,“地王”的影响会小一些,在房价上涨时,已有的房子也会上涨;在房价下跌时候,房产也会贬值。如果有着平和而非投机的心态,在高位时卖掉小房买大房,也不会亏。如果卖小房后成功“抄底”,更有得赚。因此,升级置业者会是“地王时代”最从容的人群。

  而对于多数投资客而言,目前还是处于赚的状态。高策顾问董事长李国平说,业界有俗语说,楼市和股市比较接近,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地王”效应会制造出更多的贪婪,因此,理性的人应该有更多的恐惧。

  李国平指出,过去的经济周期似乎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楼市走势周期会比股市慢三个月到半年。因此,可以依据股市周期来判断自己在楼市上的入市和退市时间。“近期股市已经调整,楼市会在今后的三个月到半年内迎来一轮调整。”李国平说,当然这属于个人的经验,仅供参考。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