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烟台"房改战役":住房制度改革试点首战告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亲历烟台"房改战役":住房制度改革试点首战告捷
2009年09月09日 17:33 来源:大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86年,烟台。这座城市的 13.9万名职工或许没想到,他们将成为一场“房改战役”的亲历者、见证者。

  这一年3月 15日,国务院确定烟台、唐山、蚌埠为全国房改试点城市。在试点城市中,烟台打响了房改“第一枪”。

  “这是箭在弦上,背水一战!”

  1986年,全国的住房形势如何呢?

  “当时有句话,叫‘国家一年投资300亿,反倒买了个群众不满意’。”烟台市房管局第一任局长戚道茂回忆说。1985年-1986 年,全国平均每年住房投资近 300亿,但城镇中有1/4 的居民是无房、缺房的苦难户。

  为何投资巨大,而居住条件改善有限呢?

  “住房制度是‘福利性、低租金、国家包’。一套房子的月租也就是几包烟钱。”戚道茂说。国家既要投钱修旧房,还要投钱建新房,数百亿投资有去无回。

  对此,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改变一个观念,就是认为建筑业是赔钱的,应该看到,建筑业是可以赚钱的。”国家也搞过多个城市的试点,但都没成功。

  1986年1月,国务院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3月,烟台被选为试点城市。“烟台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私房比例小、经济条件较好,还是中小城市。”戚道茂说。

  成为试点城市的消息,迅速在烟台传开,各种议论纷至沓来。

  大家感到了压力。“住房制度改革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比机构改革还困难。”这是1986年10月 30 日,时任烟台市委副书记的俞正声在全市住房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所说。当时,他主抓烟台房改。

  房改肯定要提高房租,群众在经济上、心理上能否适应?改革既要冲破旧制度,又要保证把代价控制在国家、地方、企业、个人财力可控范围内,路子怎么走?当年,俞正声在市委常委会上说:“现在房改,已经到了箭在弦上、背水一战的时刻,只能前进,没有退路。”

  房租一提,利益格局大调整

  “烟台先开始了调查研究、汇总测算等准备。”韩占和,时任烟台市房管局副局长,他回忆说,全市动用近千人,挨家挨户调查,测算了三千多万个数据。

  最终,烟台房改思路定为“提租发券,空转起步,滚动前进,逐步过渡”:公房租金从原来的 0.10元/平方米左右,提高到 1.28元 /平方米的准成本水平;考虑到大幅提租,老百姓承受不了,按标准工资23.5% 的系数给职工发住房补贴券。

  1987年8月 1 日,备战一年零四个月后,烟台打响房改“第一枪”。“多住房多拿钱。过去占着两套以上住房的人,开始大量退房,住房面积大的人,也纷纷要求调换小房。”烟台市原房改办主任邱向东回忆说。“租金提高,资金回笼,回收来的租金,35% 作为市住宅周转基金,65% 归产权单位,用于住宅的维修和再生产。全市住房紧张开始趋缓。”

  房子活了,市场潜力大爆发

  1987年10月 22日,潮水般的人,涌进烟台市文化宫广场。在这里,烟台住房交易换房大会正举行。

  “会场里挂着数以万计的卖房换房条幅,连四周临时拉起的篷布也被见缝插针地贴满了买房换房公告,来晚的人索性摆起了地摊。”韩占和回忆。交易会四天,职工个人买房达145 套,还有3000 多人踊跃申请买房,私房交易量超过了烟台历史最高成交量的5倍。

  烟台在提租金的同时,出台措施鼓励买房:房价定的低;职工可向银行申请低息贷款,可首付30% ;首次付款超过30%的,每超过10% ,按购房总额优惠2% 。

  原烟台纺织学校教师张平,在交易会上买了房。当时,他结婚多年,一直没房。这套35平方米的新房,共花了近万元,首付款2800元,其余五年还清。

  这次交易会给烟台的冲击,是多元的。住房企业被激活。房地产企业如雨后春笋冒出,一年后,房地产企业已达 65家。与之相伴的是,作为全国第一个成立的住房储蓄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现恒丰银行的前身)也迅速壮大。

  到 1988 年底,烟台初步实现了房屋建设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房管局不仅不用财政拨房屋修缮费了,还可提供 1000万元的建设资金。“房改前,烟台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不到6平方米;四年后,这一数字增加到8.27平方米。”韩占和回忆。

  房改第一战,烟台告捷

  1988年1月 15日,在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列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分期分批地推向全国。烟台经验,开始推向全国。

  “改革就要触动既得利益”

  房改后的烟台,一跃成为“明星城市”。“参观考察者,挤满了我们局办公室,每天七八批。”戚道茂说。

  “当时大家多关注措施、方法。但有个关键点可能被忽略,那就是如果没下定决心触动既得利益,这场改革或许很难成功。”戚道茂说。

  “提房租,利益最大受损者是领导干部。”邱向东介绍,经过补贴后综合测算,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90% 以上贴钱增支,“不少领导有意见。”

  但改革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当时一篇《市长们的房租单》报道中,市长俞正声住在一个总面积90 平方米的房子里,房改前月租 7.28 元。房改后,租金提到121.63 元,扣抵相关补贴后,实缴房租41.64元。“俞市长带头缴新房租。大家一看,市长都缴了,就没话说了。”邱向东说。

  “现在,烟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仍走在全国前列。”烟台市房管局副局长李永利说,“房改早,相关资金积累充实,保障住房体系相对完善。”

  23年前的那场“战役”,给烟台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条阔路,绵延至今。

   本报记者 娄和军 张经双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