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恩新街46号
谭子辉
27m2住了三代五口
他们的境况:月收入仅三千元,要养两位眼盲老人一孩子
他们的困难:公积金不能拿来付首期,未来月供亦成问题
他们的希望:申请廉租房
谭子辉一家住在杨巷路一栋两年前就被定为危房的平房内,总面积27平方米左右。谭家三代同堂,自1981年起就住在这里,每月付105元的房租。房子下雨天漏雨,严重时地面能积一厘米深的水,夫妻俩只好用塑胶布将柜子、帐子盖起来。
谭子辉一家今年8月份拿到经济适用房的准购证。排号的时候,他家拿到了党恩新街46号的选房牌。这个排序足可以使他们在党恩新街的352套可售的经济适用房中选到一套楼层和朝向都尚好的房子。但是,“开售当天,我们夫妻俩都没有去现场。本来能拿到准购证我们都非常开心,但后来发现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付首期,我们夫妻俩为此哭了整整一晚上!”谭子辉的妻子陈带莲说。
日子拮据过着 难以存下余钱
谭子辉和妻子陈带莲赡养着两位眼盲而且身体不好的老人,还照顾着年仅2岁的女儿。谭子辉在电车公司上班,每月到手的工资约2000元。陈带莲则在一家服装店做店员,每月收入约1000多元。
收入微薄,但这个家庭的开支不小。公公眼盲且有糖尿病,每个月要200多元的药费,且生活不能自理,忙着上班的夫妻俩只好请工人照顾老人,同样眼盲的婆婆则为了减轻儿子儿媳的负担,自己跑到街边帮人做盲人按摩,每天十元二十元地赚点小钱。上班时间,小孩托给亲戚带,每个月付几百元工钱,这样下来,这个家庭日子拮据地过着,很难存下钱来。
陈带莲说,2007年申请经适房时,家里还有4万多元存款,丈夫工龄6年,积累了一定的公积金,以为付个首期没问题。但到了登记购买意向的那天,谭家人才发现,一套最小的房子也超过30万元,首期得6万多元,30岁的陈带莲若申请30年还,每个月要供1200多元。年初公公的一场病花去了3万元积蓄。这还不算,夫妻俩去银行咨询后得知,公积金只有在付首期买房后才能取现。这样,谭家发现自己根本买不起房。
现住房是危房 欲申请廉租房
“现在住的这套房子是公公的父亲从环卫处拿的单位房,早在两年前就已被鉴定为危房”。“今年如果再出来经济适用房,我们也不会再去申请了。”陈带莲说,家人也想过申请廉租房,但对申请程序并不了解,害怕自己没有资格申请。
万松园60号
吴灼烈
19m2搭了两个小阁楼
他们的境况:1200元养活一家三口,女儿学费由亲戚资助
他们的困难:轮不上买小户型,买大户型首期又无着落,无奈放弃购房梦
他们的希望:经适房面积能更小一点,不仅可以买还可以租
万松园开售78套经济适用房,吴灼烈一家拿到了第60号。在沙园八街一栋“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单间里住了19年,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对他们有着难言的吸引力。然而,他们却出人意料地在选房现场缺席了。
“放弃了可惜,买了的话经济上上不去。”吴灼烈的妻子关阿姨说。看看她的家——一间房,19平方米,进门就看到两个阁楼,门口一个阶梯,可以上到21岁女儿的床,房间尽头又有一个阶梯,上去就是关阿姨夫妇的床。整栋房子3.3米高,阁楼就1米多高,上了阁楼人得弯着腰。关阿姨会持家,虽然患有青光眼、白内障,不能出门工作,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泥头车轰隆过 厚尘土扑面来
“这间房子很热闹。”女主人关阿姨是个开朗幽默的人。所谓的热闹体现在凌晨2时到早上7时之间,泥头车“轰隆隆”碾过去发出巨响,一开小窗,对面马路上就扑过来厚厚的尘土。“我们想要有自己的房子啊,想了很多年。”
登记万松园的购房意向时,关阿姨和丈夫是这么想的:丈夫在广州市港务局河南港务公司工作,每月约1200元。女儿读书没钱,亲戚慷慨解囊给她出大专的学费,暂时不用家庭费心。这时,夫妇俩想到可以先筹集首期。丈夫在港务公司已工作了25年,公积金有5万多元,加上他的货币分房钱有三万多元,这样首期应该没问题。买套小户型的房,以后的按揭就按月慢慢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