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荒”真相批而未用 高房价成开发商囤地主因(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地荒”真相批而未用 高房价成开发商囤地主因(2)
2009年08月27日 17:4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与开发商的抱怨相对应,其利用土地追逐高利润的心态日益显现,土地逐渐变成一些上市房企资本运作的工具——为保持在资本市场价值的提升,公司要不停拿地。越是“地王”,就越容易变成上市房企融资的“题材”,公司储备有大量土地,便会更加吸引股民购买股票。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囤地现象?房地产专家、上海城市经济学会高级经济师顾海波分析认为,这种现象是2007年房价冲高时的后遗症,今年新“地王”的出笼还将在未来制造大规模闲置土地。据悉,当时的高地价导致地房价格比在38%的高位,远高于25%的平均水平。

  而今,现有的楼市较之2007年并没有根本改变,加上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增长目标指向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一些政府卖地和开发商圈地具有共生的利益关系,楼市的开发动力强劲。

  开发商囤地意在何为?一方面,过高的地价与周边地区的房价形成倒挂,造成开发商土地闲置不敢轻易入市;另一方面,有些大开发商疯狂竞价,赚取名声,他们要么再承包给下级开发商,要么囤积等待合理的市场价格。这两者势必加大房价成本,形成更深层次的隐形价格倒挂格局,因而囤积土地炒高房价获取暴利成为他们的选择。

  遏制囤地:虚高房价能否得到平抑?

  顾海波认为,开发商这种贪大求全、囫囵囤地而无力消化的现象不符合市场的理性原则,加剧了土地资源紧缺,浪费了资源。更重要的是,通过囤地,开发商可以根据市场房价增加或减少商品房的生产,维持高房价、高收益的格局。囤地还加剧了资产泡沫,一旦此链条断裂,可能产生房价下跌,甚至影响到经济运行。

  要确保严查囤地落到实处,显然政府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专家尹中立坦言:“土地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开发商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微妙。”

  此前,北京、上海、广州等许多城市都出台了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的相关政策,但多是以整改的方式收场,真正处罚的少,收取土地闲置费或者收回的就更少,政策文件在有些地方成了“一纸空文”。

  处理闲置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有,主管部门也是三令五申,为什么仍然得不到解决?中国社科院专家认为,一是有的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已经形成了利益联盟,因而大多对开发商的所作所为“睁只眼闭只眼”。二是房地产领域腐败严重。由于钱权之间的交易,使得一些地方政府明知开发商在囤地,就是装做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为开发商囤地打掩护。

  闲置土地形成原因复杂,无偿收回难度相当大。相对开发商当初取得这些土地的增值收益来说,被征收的闲置费其实微不足道。一些专家表示,对于土地闲置的明确界定值得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如什么叫土地闲置1年?是从发土地证,还是从发开工证算起?挖一个坑算不算闲置?多次改规划延迟开工又算不算闲置等。

  按照国土资源部严查囤地的最新精神,必须防止借拉动内需为名违法圈地和搭车用地,真正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把闲置的、长草的住宅土地变成“长”房子的土地。国土部门人士表示,只要是闲置土地,不论是否“地王”,都必须按照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处理。

  专家建议,为配合严查囤地,必须大力挖潜存量土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一是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二是土地出让须改为净地出让,避免拆迁影响土地实际供应;三是要提高规划效率;四是打击囤地要与治理工程建设腐败相结合。显然,保证土地平稳有效供应,挤出楼市多年累积的泡沫,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应有的常态。

【编辑:胡俊英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