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楼市回暖,新一轮抢地热潮已经掀起,各城市地王频频诞生。然而,2007年民营房企疯抢土地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相反,在2007年相当低调的央企成为本轮抢地热潮的主力,大量地王由央企创造。
在这场“圈地”大战中,保利、金融街、绿地集团以及部分城市的城建集团发挥了排头兵作用,他们的资本和底气究竟从何而来?疯狂抢地是否会推动新一轮的房价上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这些热点问题展开调查。
【现象】
央企大手笔疯狂造地王
6月30日,北京。10余家地产大鳄,经过大约40分钟的激烈举牌、97轮激烈竞价,最终,备受关注的广渠门15号地块以40.6亿元的成交价被一张“新面孔”竞得。40.6亿元,创下了北京土地竞拍总价和楼面地价的新纪录,成为北京土地市场今年的“双料地王”。
获得“双料地王”的企业,是有着国企背景的中化方兴。截至2008年底,方兴地产总资产达345亿港元,开发和持有的高端商业地产面积约170万平方米,全部位于中国最核心城市的黄金地段,是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十强之一。
而在此4天前,即6月26日下午,中国电子集团旗下的成都中泽置业以19.6亿元的价格,竞得了北京“奥运村乡地块”。19.6亿元的成交价与该地块约8.7373亿元的起始报价相比,高出了约10.86亿元,溢价率高达124%。
层出不穷的地王,让北京土地市场在今夏上演了一出出抢地好戏,前后有超过100亿元央企资金进入北京的土地市场。
除北京外,国企特别是央企在其他许多大城市也纷纷抢地,并不断刷新土地成交价格:
在上海,5月,绿地集团拿下“2009上海最贵地”,投资金额达12亿元;
在广州,6月,广州城建集团竞拍下今年的广州地王,溢价高达154%;
在重庆,6月下旬,重庆鸿恩寺地块经过80多轮竞价后,被保利地产以38.1亿元摘得。
易居中国旗下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国资背景的保利地产,已经在北京、广州、贵阳拿下3幅土地;上海本土大鳄绿地集团,则在上海、天津、南昌拿下7幅地块。
“地王”争夺战并未就此结束。7月6日,绿地集团和保利地产,又先后在北京大兴区竞得地块,同时刷新区域的楼面 地价。
【原因】
三股活水来央企“不差钱”
与2007年民营企业极度活跃的现象相反,今年夏天活跃在土地市场上的多是央企。除了一直大手笔拿地的保利、绿地、中海、中粮地产、招商地产等,中铁、中冶、中化、中国电子集团等大型国企也开始介入。
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这些央企如此阔绰地拿地,他们的资金从何而来?
资金来源1 销售现金
“土地存量降低,手中又有充足的销售现金,是央企在土地市场中一掷千金的动力。”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原地产中国研究部的一份房地产企业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5个月时间里,保利、华润、招商、中海等10大标杆地产上市公司的库存出现大幅度下降,按目前的销售进度,其平均库存将在半年内消化。
以保利地产为例,销售数据显示,上半年已实现签约销售面积252.4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64.41%;实现签约金额210.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8.18%。
薛建雄认为,2008年下半年,在不少民营企业降低开工量、部分企业退地的同时,央企仍保持了既定的开工水平。因此,随着今年楼市成交量、房价的整体上扬,央企可供开发的存量土地有所缩减;与此同时,在此轮上涨中,央企获得了相对较为丰厚的收益,这让他们有了在土地市场与竞争对手一较高低的实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