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入:重脸面还是重全局?
杜世成一直倡导“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大城市发展框架。1994年,崂山、黄岛、城阳区划入青岛市区范围,使得城区面积扩大了12倍,现市区面积为1102平方公里。这也客观上为青岛发展拉开了格局,中心城市实现了由“带”状结构向“品”字型布局的转变,然而青岛市内四区典型的南北差异却越来越大。
市人大代表张非丛分析说,沿海的市南区以发展三产服务业、金融、地产为主,十分发达。北部的四方区和李沧区是老的工业区,化工、苯稹⑹绕笠担浴岸蔽鞯木猛耆痪捌掀笠狄吹贡找赐馇ǎ斐伞袄瞎ひ登招幕蔽侍馔怀觥@畈浊?2个市属企业,多数关停,“招商引资去不了”。老企业本来就在相对偏远的地带,土地不如海边地块值钱,“本身没有了效益,地块又不值钱,招商引资不爱去那里,而政府过多投资沿海脸面上的大型工程,这与我国大量老工业区的现实格格不入啊”。
杜世成大力倡导建设的滨海大道长282.1公里,起自胶南琅琊台终止于即墨丰成。杜世成将之看做城市大框架主轴,一条产业聚集的金项链、引来项目蜂拥的“黄金线”。它自西往东,依次规划琅琊组团、胶南组团、红岛组团、鳌山组团、田横组团,杜世成希望青岛“白天是个大公园,晚上是座不夜城”。
杜世成几年来明确的“挺进西海岸”的战略构想,希望将青岛经济中心西移,吸引更多投资。同时,各种大规划,比如大剧院、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等纷纷上马。一向擅于在媒体上宣扬执政理念的杜世成,在任几年间,提出的青岛城市发展新理念不断。
一位经济学教授指出,杜世成确实推出很多新概念,比如“经营城市”、“学习型团队”、“产业集群”等等。但他把“经营城市”的概念歪曲了,“城市功能非常广泛,并不只是集中力量搞土地财富。哪怕仅仅在房地产这一块,政府应该研究规律,利用手中土地资源宏观调控,而不是一味唱高调,鼓励房价畸形走高”。
“产业集群的想法是正确的,将工业集中,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西海岸。但是这些讲究过于豪华了,比如人造的滨海大道、跨海项目、青岛大剧院等等,应该按照经济发展要求来做基础建设,而不是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顾城市经济总量,人为地制造豪华工程。”他认为以青岛目前的文化消费能力和财力,“10年后可以考虑这个项目,20年后才有建立大剧院的必要”。青岛当地一位演艺市场从业者也向记者证实,“青岛的文化市场消费能力很低,不管多大的明星来,演唱会能够不赔本就不错了”。而青岛市从1987年就正式立项规划的地铁项目,到现在还没有动工。市人大代表张非丛反问道:“城市腹地的交通问题,为何远远不及沿海的脸面工程重要?”如果上马工程的巨额贷款,是地方政府以不偿还银行为前提的,那么这些“忽悠多于实际功效的大项目,是不是该更加慎重呢?”-
青岛的畸形房价
饥饿式的土地供应、“招拍挂”中房地产商运作资金的转嫁、全国性地产市场带来的投资炒房,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将青岛的房价推向高峰,同时也将青岛带入了GDP大市。青岛一跃成为北中国房地产投资最热的城市之一。700多万人的城市拥有800多家地产公司。
二线城市的一线房价
1999年,东部沿海香港中路两边的商品房,最贵的也仅在3000多元/平方米。现在看来,1999年青岛的房价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毫不显目。但仅仅两年后——2001年,青岛房价驶入了快车道。
“青岛的房地产市场其实是个全国的市场。”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程国有长期关注房价,他曾撰写《青岛房价缘何成为不倒翁?》。青岛东部沿海的房子被三部分人买走了,一是青岛本地有钱人,二是国内其他城市的有钱人,比如临近的招远,有个黄金矿,很多矿老板就到青岛买房,三是韩国人,在青岛的韩国人有数十万,这部分人购买力很强。这三部分人买房后,真正长期住在青岛的很少,大多数都只是在节假日来度假。因此,夜晚,沿滨海大道一路看下来,别墅、公寓只有零星的灯光透出。
自2001年青岛确定成为奥运会帆船赛场后,房地产商开始炒作奥运概念,导致海边的房价狂涨,很多人看中的是青岛房价的升值空间。这中间一部分是长期炒房者,一部分是纯粹短期投机炒房者,资金链条很脆弱,多数是靠贷款或抵押不动产得来,因此急于出手。许多楼盘一开盘就马上进入了二手市场,这样的投机性炒作也制造了一些房地产“泡沫”。
可以说青岛的房地产市场从来都不冷清。从1992年青岛房地产起步,就吸引了大批外商。在青岛资深地产人士唐炜的记忆里,青岛最早的房地产商基本全是外资,主要来自香港、台湾地区,还有一部分美籍华人。
那时候整个青岛东部几乎全是农村。青岛市刚开始大力招商引资时,提供了相当优惠的政策。政府拿出所有的土地资源任地产商挑选,但往往并不了解外来地产商的实力、信誉等,只能看外在包装。比如,地产商住的宾馆、开的车、印的名片。当时的地价现在看来相当便宜,1992年,台湾地区一家开发商拿下了东部海边石老人附近220亩地,每亩地价格不足8万元。现在石老人附近一亩地价格在1800万元左右。
地价不高,房价却不低。1994年,东部沿海的别墅价格就达到了1万元/平方米,一家外资公司开发的74栋别墅、4栋公寓楼很快就卖光了。这一年,青岛的房地产企业已经达到了400多家,其中本地的房地产企业占一半左右。
此时青岛东部刚进入开发期,地产企业拿地相对容易,整个地产市场一片混战。到1996年,地产市场进入低谷期,外资企业由于铺的摊子大,很多都缺乏资金,多个项目就此搁置,成了烂尾楼。唐炜举例说,深华太阳城至今还是个大坑,新加坡环宇开发的烂尾楼至今还无人接手。真正做下来的项目只有阳光大厦、弄海园、银都花园、太平洋中心等很少几个。港商,台商以及其他外商这时候基本全都撤出青岛。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青岛市政府东迁的带动下,东部沿海地段开始走活,但房地产市场相对稳健。
杜世成2001年主政青岛的时候,东部可供开发的土地已屈指可数。新修建的滨海大道从胶南沿海到栈桥、崂山,最后通到即墨,环绕胶州湾,整个提升了青岛东部没有开发的土地的价值。东部房价至此疯狂上涨,青岛进入了第二轮房地产开发热潮。
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海岸,西海岸的黄岛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但发展缓慢,一直没有获得房地产商的青睐。杜世成力主青岛经济重心西移,随着加工业、制造业、码头、工业园落户,黄岛开始红火,房地产开发也驶入了快速道。当年曾任天泰地产副总的唐炜回忆说,2001年,天泰地产在西海岸开发了天泰阳光海岸精装修项目,项目由韩国设计师设计,24万平方米的楼盘,3450元/平方米起价。当时西海岸天泰阳光海岸周边的项目大多在1200元/平方米左右,但这个楼盘很快销售一空。
在这一轮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参与者基本都是本地企业。四五年的时间,青岛市内四区(崂山、市南、市北、四方)可供开发的空地基本开发完毕。此时,政府将开发重心转向了李沧、城阳等郊区,开始批大地块。外地房地产大鳄此时开始进入青岛。以万科、绿城等为主,但这些外地房地产大鳄也都和本地企业合作。一般是本地企业有地,外地企业出资。万科和青岛本地银盛泰合作开发城阳40万平方米的地块,绿城和百通合作开发李沧区184万平方米的地块,“这样大的面积在过去想都不要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