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区不再新增居住用地
按照2010年居住用地空间布局引导,北京的中心城要合理控制住房建设规模,处理好人口疏解与中小套型住房建设的关系,重点改善人居环境。特别是旧城区,原则上不再新增居住用地,而是积极探索小规模渐进式的危改模式,结合历史文化保护区试点和部分低层、多层限制建设区内的危改项目,在切实保护古都风貌的前提下,通过有机更新的方式逐步改善旧城居住条件。
“中心城中心地区今后将严格控制新增住房建设用地规模和高层、高密度、高容积率项目建设,”市规划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通过扩大存量住房市场规模、优化调整土地结构和更新改造工业用地,保障住房供应,防止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和保持住房价格基本稳定。”
哪里去找新建商品房呢?边缘集团是近期住房建设的重点区域,这些地区将集中建设中小套型住房,完善交通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大力进行环境整治与建设,为中心城中心地区人口的外迁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据悉,近期边缘集团居住用地供应规模约22平方公里。
绿化隔离带地区曾经是一些开发商“打主意”的地方,离城市不远,绿化率又高,正是建高档别墅区的好地界儿。不过这些开发商的算盘恐怕要落空,《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明确,“十一五”期间本市要完成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实施,这里不再新增规划居住用地。
2008年后新城建设全面启动
按照新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时序,近期居住用地供应规模约35平方公里。新城特别是顺义、通州、亦庄三个重点新城,是中心城人口与职能疏解的主要载体和首都现代化过程中新功能聚集区,是首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重点,“十一五”期间要建设创新型城市、节约型城市和宜居城市。
新城的住房建设将按照疏解中心城人口的要求,协调引导好本地人口、中心城转移人口、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按照就业与居住均衡发展的要求,依据区县功能定位,统筹产业发展与就业、中心城疏解职能和住房建设,合理把握居住用地供应时序;按照建设高品质新城的要求,实现公共设施优先建设、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居住质量的逐步提升,不断增强新城的吸引力。
据介绍,新城作为奥运后北京城市发展的重点和投资的重要平台,在2008年之前,重点进行框架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功能性项目安排、环境整治与改造等工作,划定并实施起步区,确保居住集中紧凑建设,防止住房建设用地盲目无序扩大。2008年以后,是新城建设的全面启动期,逐步提高用地供应所占比重。
“十一五”期间,政府将尽快制定出台新城规划实施办法,控制好新城建设时序,确保新城按规划有计划的稳步实施。同时建立新城产业发展、就业结构、人口调控与住房建设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新城就业与居住均衡发展;探索制定并实施新城综合化土地一级开发机制,大力提高新城建设用地投放质量,加强规划控制和土地储备,合理调控土地开发与投放时序,提高土地开发整体综合效益;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建设新城的要求,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环境设施先行建设,进行细化、人性化的城市设计,保障新城良好的住房品质、健康的居住环境和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