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土地调控政策明确态度坚决
一方面是“收紧地根”声声急,一方面是“囤积土地”花样新。令人惊讶的是,在中央有关措施连续出台的形势下,土地违法沉疴依然难治甚至出现反弹。
近几年来,中央为加强土地调控出台多项措施,从叫停国有土地协议出让到全国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从严格控制土地供给到限期解决协议出让土地“遗留问题”等。
特别是2004年,中央连续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和《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今年9月,国务院再次发布加强土地调控通知,问责地方政府,提高土地出让价格,调整土地收益分配。然而在一些地方,中央有关土地调控政策措施并未收到预期效果;还有的地方,违法圈地出现了严重反弹。
据统计,2002年,全国查处土地违法案11万多件,涉及土地面积2万多公顷;2003年,两项指标分别增至17.8万件、5.59万公顷。2005年,国土资源部对16个城市进行卫星遥感监测发现,违法用地数占新增建设用地的近60%,违法用地面积占新增用地面积的约50%,个别地方高达90%。
分析人士认为,地方国土管理机构同时是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它的人事、财政关系都隶属于地方,对于地方领导批条子往往无能为力。况且,土地出让金收入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有的城市甚至是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这也是土地案件频发、查处阻力重重、调控效果受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见,“利益链”不破除,“土地迷局”难解。目前,我国已开始推行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并以此推动地方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土地调控措施。
最近,国土资源部发文要求,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直接立案查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并从今年起,把办案和案件查处率、结案率作为考核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效果如何,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徐寿松 吴俊 王攀)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