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阳春”能否持续?
如果依据一月、二月、三月总套数与2008年、2007年同比持平,就判断市场已经回暖,这种结论多少有点“含糊”。套数虽然一样,但成交额、成交面积、产品结构一样吗?
就统计的客观性而言,上海显然胜北京一筹。
从上海披露出的房地产的交易数据看,三月份,上海市一手房住宅成交价格构成中,单价在万元以内的住宅占总成交量的约59.9%;住宅成交面积构成中,120平方米以下户型占总成交量的62.6%。也就是说,是性价比高、购买门槛稍低的房子在占据了主流。
但从北京的统计数据,却看不到这么细的结构分析。
如果匡算一下北京房地产交易状况,就大致知道目前的成交情形了。目前拥有销售许可证的在售楼盘为200个,但是三月份却有82个楼盘“零成交”,一套也没卖出去。活跃的楼盘在10至20个左右,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远方沁山水、美丽山、华侨城、中信城、金泰丽湾、太阳公园等,基本特点是1.2万元至1.4万元每平方米左右,位置近轨道或距城区较近,一年前这些楼盘几乎都有上扬至1.7万元每平方米甚至2万元每平米的冲动。在这些楼盘的销售过程中,确实出了排队认购,到处有人找“关系房号”的现象。
于是类似于“二八”现象的不对称格局出现了,这十余个活跃楼盘的成交量及金额,约占叫成交的30%至40%之间,加之其他一些降价幅度大的天资条件略逊的楼盘也有陆续成交,就构成了北京市场其实是局部热销的情形,大部分冷清的格局。
下一个阶段,状况会如何呢?
把这个命题放在国际背景、美国经济走向之下,结合外贸出口状况去观察已为共识,在此不多说了。就流动性状况而言,前三个月新增贷款4.58万亿,普遍的说法是中小企业贷款难,但事实上,并不是中小房地产企业贷款难,不少资质不错的房地产企业都获得了1亿至3亿左右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支撑到什么时候,银行会不会维持一季度的放款规模,都是未知数。
总之,房价像2007年那样上扬已然是“镜中花月”,但大幅下挫的征兆也不明显,除非出现像1997年香港金融风暴那样的负资产冲击。也就是说,房地产出现了像股市一样的“底部运行”的特点,高一波,低一波,但大体会维持这个局面。(吕尚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