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3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持续放大,成交面积为12.61万平方米,同比去年涨幅达93.1%,同时超过2007年同期水平近30%。成交量的持续回暖是有真实的数据支撑的,按理大家不该对小阳春的性质有所怀疑,但一群日薪50元的老年房托们硬是把大家讨论的大春天小春天的问题转变为春天到底有没有的问题。这可真有点“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味道了。
春天是来了,但却并非降临到每一个开发商身上。为了应付井喷一样的购房人群,有的开发商忙得焦头烂额,有的却依旧门庭冷落车马稀。于是,就有些耐不住寂寞的开发商玩起了假按揭、假签约的把戏,通过人为制造的假春天来钓那么一些比较感性的购房者上钩,为自己解套,也为别人戴枷锁。这样的现象普遍不普遍呢?应该说,不普遍。楼市的成交量猛增在官方权威的数据统计那里是有证实的,而且也不能设想所有的开发商都像那些导演如此闹剧的开发商一样无良和低级,毕竟骗出一段春情是有可能的,骗出一个春天实在太难。
春回大地,但却并非春满人间。开发商悲喜不均的现实正是今年小阳春的基本特点。
大家都赚钱,都疯狂赚钱的时代真的结束了。不光是因为有人欢喜有人愁的销售局面,还因为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场高达40%的流标,说明开发商整体上也不看好后市。在这样冷暖不均的市场形势下,奢谈地产业的春天其实意义不大,因为这个春天也许并不属于自己,别人的春天可能恰恰意味着自己的冬天;即便因为自己的楼盘性价比较好产品没砸在手上,也要少玩点跟风涨价、竭泽而渔的所谓销售神话,多培养培养市场的元气,多筹划筹划自己来年的战略,立足于树立长远的品牌形象,真正这样去做的开发商才有资格拥抱中国城市化更光明更长久的未来。(陈联科 房产媒体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