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无法判断香港房价是不是会停止下跌,是否已经见底。因为宏观经济尤其是香港经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复苏,经济萎缩还在加剧,减薪失业还在蔓延,人们的租房能力在下降,租金也在下降,房地产行业不可能脱离宏观经济面而单独回升。
但由于房地产是一种投资品,房价可能会提前反映未来两三年的宏观经济情况,去年11月中房地产市场最惨,香港的交投量只有3800套左右,反映的正是金融地震,但随后交投量开始回升,现在单月交投量约为5000至6000套,价格也有所反弹。金融地震已经过去,现在是海啸的余波,如果未来不出现更猛烈的海啸,房价应该不会跌很多。
至于内地,出台的种种房地产救市政策作用肯定是有的,但并不会成为主导型作用,房地产市场走势关键是看实体经济。尤其是减免税费,省下来的都是小钱,交易成本只低了一点点,相对于房产的总价占比微乎其微。但银行房贷放松对成交确实起到了较大的刺激作用,尤其是对二次置业和改善性需求的买家。近期出现的成交反弹与银行贷款放松有较大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讲,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稳定楼市尤其是拯救开发商,只是权宜之计。原则上,站在政府的立场,不应该救开发商,应回收闲置土地,减少土地供应。但如果真的不救开发商,后遗症可能很大,会出现开发商倒闭、烂尾楼、工人失业以及建筑材料大量积压,进而影响多个行业,不利于抵抗金融危机。
珠三角地区之前跌幅较大,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可以买得起房子了,自然成交量会率先回升。但北京、上海的房价前期跌幅不大,预计还会继续调整。内地的出口和失业状况均不容乐观,房地产市场也不敢轻易言回暖。但珠三角地区价量均有回升态势,也出现有炒家入市的情况,预计房价会在一个低位的支撑和高位的压力之间反复震荡。究竟是向下跌穿支撑位还是向上突破,关键还是看宏观经济层面的变化。
我认为开发商不应趁市场成交有所好转而提价,聪明的办法是趁机快速销售,大量出货,回笼资金。楼市成交刚刚回升,开发商就提价只会阻碍自己的销售,一旦价格上涨,交投很快就会冷清。在同行纷纷提价的情况下,明智的开发商应该是趁机出货。万科去年的策略就很明智,率先降价销售,自然卖得好。同时内地房屋空置率很高,租金回报率下降,对房价也有较大压力。
我建议开发商在回笼现金的同时趁机买地。内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价格跌得更多,目前是较好的买地时机。开发商卖楼买地,快速开发,才能实现循环发展,积累更多利润。盲目地抬高房价,有价无市,利润无法实现。开发商还应该忘记前两年高额的买地价格,以未来的盈利来弥补短期的个别项目的亏损。
(施永青 香港中原集团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