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据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数据表明,前两个月全国住房成交量同比增长6.1%。2008年下半年连续出台的刺激政策已经开始显现成效,未来一段时间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仍定位于观察期,相关政策将不会有大的调整。据悉,此次调研对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进行实地踩盘和调查,时间达一个月。 中新社发 韩玉洪 摄
入春以来,楼市交易活跃、土地成交回升的消息频现,部分开发商甚至悄然提价……房地产市场是不是真的开始回暖了?3月21-24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兵分七路,对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杭州和重庆等七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实地调研。
回暖不等于大幅提价
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月份30个重点监测的大中城市中,24个城市的成交量同比均大幅上涨,多数城市的月成交量超过2008年的月均成交量,房地产市场回暖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借楼市回暖的机会,北京、深圳、广州、福州等重点城市的多数楼盘出现了提价苗头,北京有的楼盘提价幅度高达3000元/平方米以上。
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首次置业和改善型置业等“刚性需求”的释放,而这些需求对房价非常敏感。许多业内人士担心,在居民收入预期不明朗、房价收入比仍然偏高的现实环境下,部分楼盘提价可能会令成交量反弹难以持续,不利于楼市的长期稳定发展。
房地产市场对价格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我们看到,区域市场并没有全部出现量价齐升的势头,而且,部分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回升的代价就是均价下跌。根据渤海证券研究所的统计,3月的第三周,天津、重庆、福州等重点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明显增长,但成交均价环比有所下降。
与部分重点城市商品房提价对应的是,成交面积并没有出现环比节节上升的势头。3月的第三周,北京的商品房成交面积虽同比大幅上升49.61%,但环比略有下降,并且已经连续两周环比下降;深圳的商品房成交均价环比上升9.59%,但成交面积却下降了10.70%。开发商在提价之前还是要看看市场脸色的。
当然,对于开发商提价的现象,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08年是调整年,开发商积压了大量的存货需要消化,降价是必然的选择。存货压力减轻之后,适逢楼市的“小阳春”,开发商借机提价也有了底气。
保利、万科等开发商实力较强,没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在北京开发的楼盘多位于三环、四环附近,地段、户型、物业服务较好,在定价博弈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地产市场回暖时适当提价并不奇怪。
但是,一些资产负债率高、融资能力差、存货在总资产中比例较高的开发商,大幅提价则不是明智之举,如果购房者不认可提价,房子砸在手里的滋味并不好受。如果这些楼盘的地段又不具有特别的优势,那么提价就更有浑水摸鱼之嫌。
许多业内人士指出,只有改善型置业乃至投资型置业活跃起来,接上“首次置业”的班,房地产市场才能够继续回暖下去。但是,“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至今没有可操作的细则出台,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平均水平的居民往往买不起“改善型普通自住房”,对购买二套房的贷款限制也没有完全放开,而且低利率水平不可能长期不变。因此,改善型置业和投资型置业能否撑起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仍然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