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都感觉到了,一些学界名人的言论是越来越会“使活”。这不,自称“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说了:“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这不是明摆着想抢郭德纲的饭碗吗?
茅于轼的话招得网友们纷纷前来“捧哏”:“廉租房不砌墙好不好?”“人虽然穷,屎总还是要拉的嘛!”“干脆搭窝棚得了!”“支持茅教授,这是真正为穷人动足了脑筋的人”……
当然,也有网友正面支持的,认为这好歹也是一个办法。
看到茅于轼关于廉租房的言论,我是一下子就想到了歌剧《洪湖赤卫队》。韩英唱道:“彭霸天……抢占茅房”——按说彭霸天是有钱人吧,家里有的是大瓦房,可人家就有抢茅房这嗜好!你穷人还就真抢不过他!
曾经有一个时期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于是全社会为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奔走呼告。今非昔比,现在专家教授们的待遇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而且更有一些脑筋活络的专家学者,通过走穴、走会等各种途径,早把自己送进富人圈儿了。
财大了势必气粗,什么话拿过来都敢说,至于普通百姓需求什么、生活现状如何,似乎早已超出了他们的“研究范围”。
记得前几年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官员为了表示自己廉洁、生活水平比普通百姓高不了多少,主动谈论自己的家产,说家有12寸电视,三千多元的存款。但当时的实际情况却是,普通百姓最次的差不多也看“21寸遥控”了,至于存款,多数家庭也早已过万。于是,这位官员的表白成为一个“段子”,在坊间流传了很久。
如果眼下还有大量的市民住在窝棚里,把厕所改住房,把窝棚改厕所都是好主意,关键是没有。政府的廉租房政策、经适房政策也是为了让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而不是简单地摆张床睡觉就得了。
“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颇有点舍生取义的无间道色彩。不过要真是想为穷人办事,就应该先了解了解这些穷人到底穷到什么份儿上,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至于帮穷人拆马桶这事儿我看还是算了——穷人要是真有这个需求自己动手就行,连维修工都犯不上请。(本报评论员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