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尘埃落定,房地产终于无缘“第十”。流言来了又走,地产股涨了又跌。“末班车”呼啸而去。
三月春草生、眠虫醒。这个时节,渐见回暖迹象的楼市过早有了蠢蠢欲动,如同未成年少年渴望艳遇,“末班车”便是岸那边的神秘女子!地产业对政策有一种畸形之恋,它对政府之手向来又排斥又神化,风光时抱怨政府管得太多,低迷时又恨不能大呼:“神啊,救救我吧!”
神化政策之力,何来理性市场?2月24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局长谢晓丹的一段话便十分具有说服力:2008年6月起,市场成交开始复苏,月均成交量达到55万平方米左右,说明广州楼市仍有较大刚性需求支撑……去年广州十区住房出租登记备案面积达到1606.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住房租赁增加面积大约相当于住房一二级市场减少面积,说明市场需求总量变化不大,主要是在一、二、三级市场之间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因此广州楼市整体“大落”的风险不大。
谢晓丹这一席话,是对市场的理性分析。事实上,目前广州市场正处于挤出泡沫的调整期,观望的消费力将可在“积极自救、适度调整”的市场、政策环境下得以释放。这就是为什么广州政府明确不会“血本救市”的原因,也是房地产业未能进入“十大振兴规划”的原因之一———毕竟房地产市场的地域性差异相当之大,且富有投机性,一揽子的救市政策副作用将更大。
“政策救市”不过是空中楼阁,目前针对房地产交易的政策松绑也基本到位。如今最大的提振力量已不在“政策输血”,而是发展商积极自救。春节过后,发展商促销的力度却明显减弱,积极性不高。大家普遍认为,春节后到“五一”前是淡季,于是都放慢了促销的步伐,集体等待“五一”,个别发展商还在搞“逆市提价”这种小游戏。
事实上,广州楼市目前正迎来销售的好时机,这可能被很多发展商所忽视。最近,“日光盘”渐多,看楼人增多,“小阳春”之说浮头。这样的势头,在产业调整进程中十分宝贵,因为它转瞬即逝。抓住契机,进行波段性推货,打破房地产季节性造势惯例。反季节促销,这才是淡市中突围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