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缘“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但对房地产的突围与思变却没有停止。
“如果真能够做到诸业均兴旺,唯房地产一家独衰,那么长痛不如短痛,割舍了也罢!”2月26日,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在由凤凰卫视、狙房网、北京精瑞住宅科技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房地产变革之路”主题论坛上表示,如果这次让商品房市场崩盘,面临的至少是两块损失——一块是处理空置房,如果拿2亿平方米的空置面积计算,至少要有5000亿不良资产需要处理,最终还是得政府买单;另一块是房地产投资的急剧下降,如果今年降低50%,那么年投资将减少1万亿以上,并将带动相关产业投资减少2万亿。“这简直是给经济雪上加霜,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在会上也表示,中国经济复兴的惟一标准就是房地产的复兴。任志强提出,外贸和房地产是所有行业当中短期内最难复兴的产业。在现有政策之下,房地产的复兴之路还很艰难。“至少目前,房地产仍然没有复兴迹象。”原因在于商品房与土地空置都日益严竣。
“截至2月底,商品房空置量已经从去年的1.36亿平方米增长至2亿平方米,今年年底有可能将达到2亿-3亿平方米,如果没有切实利好的刺激政策出台,极有可能会达到4亿平方米。”任志强提出,大量的竣工量和存量只能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才可能得到消化。“有机构作过测算,有的区域需要23个月,甚至需要70个月才能消化掉。”
土地闲置的情况日显严峻。“目前,开发商手中的闲置土地大约有3.6亿平方米,大约有1.7亿平方米的土地都是前两年拿的,在现有价格之下,这部分土地或将难以消化。”任志强透露。
保障性住房的挤出效应则是另一个影响房地产复兴的因素。
“保障性住房除了在土地方面具有挤出效应之外,在资金方面的表现也十分明显。”任志强认为,处于成本与销售利润的原因,企业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投资量就会下降。任志强透露,目前,保障性住房的整体销售率大约在30%-40%左右,万科、龙湖、保利等企业都已受累于保障性住房的销售。“有的企业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占压的资金超过了它的利润。”
任志强坦承,目前,房地产仍然处于冬天,对于企业来说,应对冬天最好的方式就是降低投资、现金为王。
显然,投资减少又与目前整个经济的整体振兴策略“加大投资、加大产能”相悖。
SOHO董事长潘石屹也指出,中国房地产的问题主要出在流通环节,二手房的流通环节有很多障碍,例如高税费和繁杂的手续。聂梅生同时指出,当前大量的商品房积压是个心腹大患,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第二轮冲击波并非危言耸听”。(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