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年间,松江城南有一处别墅,粉墙四面围着,里面亭台高耸,楼阁林立,一眼看不到边。这别墅本是嘉靖皇帝赏给宰相徐阶的,徐阶死了以后,别墅的主人就成了徐阶的儿子和孙子。
万历二十六年,松江一位姓张的总兵官找到徐阶的孙子,说自己想买这座别墅,问多少钱能卖。徐阶的孙子没有立马报价,先找人估了估,人家告诉他说,这别墅在松江数一数二,市值应该在5万两左右。5万两可不是小数目,按松江丰年粮价,大米3钱一石,5万两白银折合人民币近6000万。可是徐阶的孙子嫌6000万太少,没卖。
后来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代,前后半个世纪,先后不知有多少买家要买这处别墅,徐家都没出手。第一,他们还想再卖贵一些;第二,徐阶在世时贪污了那么多钱,给儿孙留下那么多遗产,他们徐家也不差钱。
到了顺治二年,清军攻占松江,开始屠城,徐阶的玄孙徐澹宁带领全家辗转逃出,偌大一别墅成了清军的兵营。顺治四年,这座别墅又被收归国有,成了满清总兵的官邸。顺治十七年,清政府给前明遗老落实政策,最后补给了徐澹宁3000两房款。从5万两到3000两,徐家别墅骤然跌了十几倍,这下把徐澹宁悔得肠子都青了,他恨自己没看透形势,更恨自己的父辈祖辈太贪心——房价高了还想再高,一直压着不出手,现在好了,吃了亏了不是?从这个角度上讲,任志强老师以前嚷嚷的“房价一直会涨”理论看来并不靠谱。
再看松江全城的房屋均价。
前面说过,清军攻占松江,开始屠城,前后杀了两万居民,把很繁华一城市搞得跟沙漠古堡一样,人口密度降下来了,房价自然回落。在明朝末年,松江“名园错综,交衢比屋,求尺寸之旷地而不可得”,置业者为了争一小间瓦房,“宁挥千金而不恤”。可是在清朝初年,松江最好的房子也不好卖了,“或有华屋减价求售者”,购房者“望望然去之”,光瞧不买。为啥?人口稀少,经济萧条,看不到升值潜力呗。
幸亏和平时期长了,人口总会增多,经济总会复苏,房价也总会上扬。进入嘉庆年间,安徽的布商来松江置业,浙江的米商来松江置业,安徽的出版商来松江置业,从乡下到松江打工的织工和皮匠蜂拥而至,使得原来卖不掉的房子,“今则求售不得”;原来租不出去的房子,现在得给房东塞红包才能租到。真是沧海桑田。
也许建设部陈准老师“房价长期看涨”的理论是对的。可是这“长期”有多长,还真不好说。据我所知,清朝初年松江房价暴跌以后,过了150年才重新上涨。150年,真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