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成本意识加强
大型房企逐步收回在牛市大扩张中下放到各分公司的权力,是对前一轮“疯狂”的反思,也是对非理性冒进造成的困境的一种补救,意欲在牛市远去的日子里,更有效地加强整个企业的成本和风险控制。
万科在其2008年业绩年报中,计提了12.3亿元的巨额存货减值准备,其中大多为两年前在各地拿下的“地王”项目。有报道称,在2008年的内部述职中,王石对万科在牛市中的作为进行了自我检讨,“我应该明确限制万科拿地王,这本来是我能够做到的”。
一个或许王石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是,在2006年万科宣布进入高速增长计划期并进行“分权”之后的几年里,万科总部对一线公司的控制逐渐力不从心。
有管理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这轮牛市的高速发展中,万科已经分裂成为两个阵营,一方是以王石、郁亮等高层为代表的万科总部,以追求万科的“核心能力”为导向;一方是万科的地方诸侯,在疯狂市场的裹挟下,以“惟利润主义”为导向。
这种割裂最终让万科在2008年的市场调整中付出了代价,也正是痛定思痛,万科实施了重大策略和管理架构的调整。
多名管理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忠告,在急速扩张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成本与风险控制,“对已有的激进举措进行补救,以免重蹈顺驰的覆辙”。
的确,在放权急速扩张的诸多案例中,顺驰一定是最让人唏嘘不已的。一名业内人士还依稀记得当年顺驰分公司疯狂地攻城略地的景象。“当时是石家庄的一场土地拍卖会,年仅28岁的顺驰河北分公司总经理拎着钱箱子就去了拍卖会的现场,每一轮必定举牌,最终高价拿下。”
“顺驰当初走的是正金字塔的管理架构。”原顺驰中国董事长汪浩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所谓正金字塔,就是从集团总部越往下走,权力越大,机构设置越全,到了城市公司这一级,从土地、运营、工程到销售、客服等机构已五脏俱全。
平心而论,当年顺驰的“正金字塔”结构,的确为顺驰在全国范围内的急速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企业规模突然扩大后,总部对成本与风险的控制力便逐渐削弱,这种管理架构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2006年,顺驰开始有意识地收权,将战略制定、项目运营、研发、土地获取等权力收归总部。无奈的是,当时顺驰已经积重难返,架构调整还没有完全实施到位,帝国就已轰然倒塌。
“在市场下行期,一定要加强总部对成本和风险的控制力,将一些关键的决策权力回收。”易居中国房地产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如此建议。
收与放的平衡
管理学上有种说法,权力的抓与放,是集团管控的核心要义。
总体而言,在房地产牛市远去的背景下,大型房企总部收权已经成为主流趋势。
但是,对于全国布局、拥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项目的大型房企而言,如果什么决策都需要总部审批,企业的运营效率必然会大大降低,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郝炬在分析房企在发展过程中的集团管控问题时指出,大部分房企在集团管控中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分放权而导致“总部空心化”,二是由于过分集权而形成的“区域性僵化”,其中还不乏在“分而后集、集而后分”当中摇摆不定带来的管理混乱。
如何拿捏好收权与放权的力度,则成为在市场下行期考验各大房企集团管控能力的关键。
从房企的经营特性来看,项目数量增加必然会带来企业管理难度呈几何级数的增加,企业自身内部管理体系及资源短期内无法对业务实现有效的支撑。“但这些问题在行业上升期会被掩盖在业绩增长中,在行业出现调整时便会暴露出来。”郝炬表示,要解决“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管理难题,“核心在于企业如何应对风险和机会之间的平衡”。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闵昱则建议,事关企业的风险控制环节,如土地的获取、融资、借贷、财务管理等,集团总部应该加强控制力,而具体业务环节,如项目的开工、销售等,则应下放至区域公司。
“集团总部的职能锁定在战略管理、投融资管理、品牌管理等层面上,具体的业务工作转移到区域公司层面上,总部则通过层层的绩效考核来落实责任。”闵昱说。
据了解,目前如远洋、保利等一些房企正在将管理架构从“母公司—项目公司”双层架构向“总部—区域公司—项目公司”三层架构的集团模式转型。
“把管理体系整合到区域层面,区域公司成为管控上的关键一环。”闵昱分析说,这样将一线城市公司的一些权力收归至区域公司,总部对区域公司进行直接管理决策,既有效控制风险,也不失公司在不同区域的灵活性。
著名企业战略大师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曾有过一个深刻的洞见:“战略性增长来自更加有利可图地利用现存的或扩张中的资源。如果要有效率地经营一个被扩大了的企业,新的战略就要求一个新的或至少是重新调整过的结构。没有结构调整的增长只能导致无效率”。
钱德勒想提醒各位决策者的是,在企业集团管控中,收权与放权的适合与平衡与否,最重要的检验指标就是必须要有利于促进企业战略的推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