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据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上海将选择2-3个具备条件的区,在下半年开展经济适用房的申请、审核、供应试点工作。 中新社发 绍常 摄
企业主导权:经适房、商品房对半造
上述核心知情人士告诉本报,原则上,按照“谁出地谁主导建设”的原则,30个经适房项目中的21个企业出地项目,和其他经适房项目明显不同的一点就是,出地企业在项目各个环节上,拥有较大的“主导权”。
记者手头的这份文件也明确指出“涉及企业集团用地的,听取企业集团意见”。
这是上海经适房新模式中,与其他大多数城市经适房项目存在明显不同的一点。
企业的“主导权”主要体现在经适房项目中经适房的配建比例层面。
上海市房地局去年下半年下发的文件——《上海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土地供应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沪房地资用【2008】504号)规定,企业自愿拿出手中土地申请参与经适房,经适房的建设比例底线是50%。
也就是说,在由本地国企供地的21个经适房项目共148.1万平方米土地中,企业可把其中74.05万平方米土地建设普通商品房进行正常销售。
“以前只是政策层面,这次确定的具体项目经适房配建比例,则在具体项目层面确认了企业供地能够获得的‘回报’。”这位知情人士坦言,这个回报价值不小。
从这些企业提供的土地可以发现,如大场肉联厂地块、曹杨污水厂地块、上粮二库、无线电十二厂、嘉定化肥厂等,原先并非住宅用地,而是各种存在再利用瓶颈的工矿用地。能够获得商品房建设的“绿色通道”,极大刺激着企业参建的积极性。
事实上,参建企业也尽可能提高在经适房项目中普通商品房的建设比例。在共21个由企业供地的经适房项目中,13个项目的经适房建设比例仅为最底线的50%。
既然企业参建的项目基本只有一半经适房房源建设比例,当地政府为何不以政府划拨土地100%建经适房,取代这类企业参建项目?
上海市房地系统的一位中层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土地资源的紧张,政府可用于划拨建经适房的土地可选范围很小,而且各级地方政府“惜地”,希望土地资源能尽可能多通过出让方式获取财政收入。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也曾坦言,经适房的选址,在上海目前的情况下,全部建在市中心非常困难。而本地大型企业集团,手头有丰富的有待激活的土地资源,为上海的新模式酝酿提供了可能。
只是,400万平方米经适房项目旁夹杂着一半商品房,其建设管理及届时房源供应,不确定性陡然增加。(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