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房地产市场在今年首季迎来“小阳春”,不仅成交量明显放大,甚至有部分楼盘开始涨价销售且依然抢手。这是否意味着三地房价已经见底,楼市真正回暖了呢?在当前宏观经济并不明朗的形势下,楼市这种繁荣的真实性如何?繁荣的依据何在?将来的前景又将如何?证券时报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楼市迎来“小阳春”
北京:价跌量增
经历了1月份的市场低迷,进入2月份,北京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的成交量都有所回升,其中二手房成交明显好于一手房。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二手住宅网签量为7548套,2月份达到9511套,环比上涨25%左右,创北京二手房成交14个月来的新高。
而价格方面,一手房和二手房的价格均仍处下降通道中。数据显示,1月份一手房的成交均价为10486元,2月份是11415元,同比下降12.4%,与去年8月的最高成交价14052元相比下降了18.8%;二手房2月的成交均价为10900元,同比下降11.5%,环比下降3.4%。
受到2月交易量持续攀升刺激,进入3月,更多开发商加入了降价促销行列,看房、购房人数激增,北京新房成交量继续保持强劲上涨势头。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进入3月以来,北京一手房日均认购面积(包括现房)达2.73万平米,同比上涨28.1%;签约面积(包括现房)达7.33万平米,同比上涨86.4%,与去年3月15日后市场出现的疲态相反,销售继续大幅走高。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统计显示,上周北京市有2700余套商品住宅期房批量入市,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价格则基本呈现“西涨东跌”趋势。而在2月份,北京67个典型区域价格涨跌互现。从各环线价格变化看,四环内各板块总体表现为“东涨西跌”的不平衡局面,五环外除京开高速沿线板块外,其他各板块价格均呈现下跌走势。
近期开发商在价格方面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大部分开发商仍坚持低价策略,不断推出新的折扣和优惠;另一方面,一些开发商则选择悄然涨价几百到数千元不等。据统计,北京市场上有近30个项目的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多数楼盘提价的幅度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