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究竟在哪里?
不过,资金状况可以决定开发商到底能“扛”多久。
“开发商不会因为房子卖不动而降价,只会因为手上没钱才降价。”杨少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北京房地产企业已经熬过了资金压力最大的春节前后这个时期,“如果资金没有危机,开发商在房子卖不动时会选择观望,甚至捂盘。”
杨少峰的乐观,部分源于逐渐宽松的信贷政策。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层面的信贷控制逐渐放宽。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的信贷增长连续三个月加快,继1月份贷款增长1.8万亿元之后,2月份人民币贷款再增1.07万亿元。3月13日,央行公布一季度全国银行家调查表明,近半数银行家认为,本季货币政策偏松。
相应地,政策预期也是因素之一。“我感觉,接下来的4、5、6月份,房地产政策会有一个松绑的过程。无论松绑多少,市场的预期都会变化,包括价格的预期,而市场价格预期一旦变化之后,房地产企业就会获得更大的议价权,可以继续去博弈,也更容易获得贷款。”
前述北京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策划拓展部总经理坦言,他自己已经改变了过去对于市场形势的悲观判断,“如果我的朋友要买房自住的话,我就会建议他现在开始看房,看到五六月份,如果市场开始有变化的时候就可以做决定了;而如果是投资的话,我觉得现在就可以入市。”
从2007年下半年就不断宣称“房价必跌”的杨少锋,现在比较乐观。他甚至认为,房地产行业在9月份时,就会开始供需两旺。而北京的房地产价格,也会从那个时候开始,持续为期一两年的相对平稳时期:“北京目前有不少项目的价格已经到位了,但是对大的板块来讲总体还是偏高了,房价大致降到2007年初的水平,就会比较合理了。”
但是,来自银行方面的信息,并没有为这种乐观提供更明显的实际支撑。相反,银行对于房地产企业,戒心犹存。
近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科学安排房地产开发贷款,防范房地产开发商贷款风险,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我们对外宣传的基调是支持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但在实际掌握尺度上是从紧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股份制银行高层说,“我们都在回避地产商,来找钱的开发商太多了。目前来看,房地产业的调整预计要持续到2009年年底。在这个时间段,商业银行为了自身利益,是不会轻易给开发商贷款的。”
而业界呼吁良久的房贷优惠政策,也正面临收紧的风险。中国银行业协会3月9日联合工、农、中、建等8家商业银行召开新闻通气会,其中要求,银行要严格执行房贷利率政策。
此前,浙江银监局一份落款时间为3月5日的特急文件要求,当地商业银行不得放松或变相放松二套房房贷。据悉,上海银监局最近也要求,当地商业银行要上报如何执行二套房和多套房的政策。
也有不少研究人士对房地产商资金链状况表示担忧。中国指数研究院房地产指数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张化学表示,开发商之所以在2008年能够撑过去,主要是在2007年的时候都赚钱了,“但是,2009年的市场如果还不会有明显好转的话,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就会很大。”
从已经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来看,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现金流量,都呈现大幅度缩水现象,多数企业现金流缩水幅度超过100%,有过半企业负债水平高于50%。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综合部3月初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房地产业将跌入历史最低谷,“我们预测,2009年国房景气指数将会触底,时间很可能出现在第三季度,早则第二季度,而底部将跌破90点,与1997年的历史最低点相近,甚至更低,在85~90点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国房景气指数是反映房地产市场景气变化趋势和程度的综合指数,以100为临界值,指数值高于100为景气空间,低于100,则为不景气空间。历史上,本轮景气周期的最高点在2007年曾经达到106.59点。
就像一个精疲力竭的人还在最后之时顽强抗争一样,尽管房地产开发企业选择了继续硬撑和不愿降价,但这些企业也因为上述种种因素,呈现明显的疲态。
开发商的信心,直接表现在愿意拿地的意愿和增加开发投资、也就是继续盖房子上面。以土地成交和开发投资这两个数据为例,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形势报告显示,2009年1~2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98亿元,同比增长1.0%,增幅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31.9%。而北京市2009年1~2月仅有2宗土地以起始价1.12倍成交,2008年同期的成交数据则为59宗,那时候的成交价格是起始价的1.47倍。
也就是说,即便开发商再嘴硬,可能实际的状况,并不像他们嘴上说的那样乐观。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获悉,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空间是20%左右。业内人士介绍,即使开发商把这部分利润全部让掉,也不至于亏本,“价格下降,交给政府的税费等也会相应按比例减少。因此,开发商能够承担的降价幅度最多是30%,如果超过这个极限,房地产企业就得回吐以前的积累了。”
目前各方的共识是,如果房价能够降回到2007年初的水平就比较合理了。前述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策划拓展部总经理甚至认为,2006年的价格水平更健康。
“我觉得,下降10%~15%是很正常的。”3月13日,中国指数研究院房地产指数研究中心的副总经理张化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