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近日在做客中国网时表示,“以房养老”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作为一种尝试。窦玉沛的言论让“以房养老”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今,不仅是银行和保险公司,甚至连房地产公司都开始试水“以房养老”,但这种在欧美比较流行的养老方式能否在中国这个拥有着几亿老龄人口的地方顺利进行呢?
在房子上做养老文章
“年轻的时候供房子,等老了再让房子供生活,这次去美国,我可是长了不少见识,他们美国人可是在房子上做足了养老文章。”刚刚从美国探亲回来的刘宇兴奋地向记者讲述着她的“留美”观察。
在大学当了十几年中文系老师的刘宇是个彻头彻脑的“随遇而安”派,养老对她而言好像是个很遥远的话题,体面的大学教师工作,不算差劲的工资,一套在四环附近的两居,在这种境况面前,担心养老的问题确实有些过虑,不过刘宇自有她的如意算盘,“我觉得中国人完全可以拷贝国外这种60岁之前人养房、60岁之后房养人的模式,有一种说法叫‘房子富翁,现金穷人’,不管是对现在的老人,还是若干年后成为老人的我们,都可以选择用拥有的房子来养活老年生活”。
刘宇在美国所了解到的这种养老模式俗称为“以房养老”,是一种产权换现金的模式,即为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拥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把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由相应的金融机构综合评估借款人的年龄、预计寿命、健康状况、房屋的现在价值及未来的增值折旧等因素后,将房屋的价值化整为零,一次性或每月或每年支付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一直到房主去世为止。在整个抵押期间,房主将继续享有房屋的居住权,并负责维修。当房主去世后,相应地,金融机构将获得房屋的产权,并对房屋进行处置,可以销售、出租或拍卖,所得用来偿还贷款的本息,金融机构同时享有房屋的升值部分。
但刘宇寄希望的这种养老选择能否在中国实现呢?
政策风向逐渐明确
国内有关机构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2亿,占总人口近1/4。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人口寿命的普遍延长,高龄老人增多,预计这一比例将高达35%。到那时,中国的老龄人口数量将比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这5个发达国家的总人口加起来还要多。如何缓解如此巨大的老年人口压力,如何解决规模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研讨课题。
就在去年的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一份有关“以房养老”的提案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根据中国国情,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新的安居养老保障体系,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保障制度的一种补充。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不仅在发达国家被证明是一种成熟的融资方式,也是国际上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一种方法。”该提案的执笔人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解释了提案出台的缘由。在赖明看来,中国已经存在推行的基础和潜在的市场。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一个过程,养老的资金、服务保障等方面需求较大,有些家庭承受起来有困难,采取这种方式也是尝试,未来可能也是一种选择。” 不久前,在做客中国网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对“以房养老”做出了如上的表态。
据媒体报道,建设部与中国保监会已经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开办“反向抵押贷款”有关问题的报告》,并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同意。目前,建设部和保监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成立了反向抵押贷款课题组。同时,在国内部分城市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做进一步评估,提出必需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措施。
赖明执笔的政协提案建议,目前,在中国可以先选择几个经济发达、有活力、居民收入水平高、观念创新的沿海大城市,如京、沪、杭、穗、深等作为试点城市,以推行“以房养老”,积累经验,等到成熟后再向全国各地推广普及。
而在地方上,“以房养老”也已经成为政协会议上的新鲜议题。今年2月的广东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深圳市罗湖区政协副主席林万泉发言认为,推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拓宽养老保障的有效途径,广东省可以在严密论证、多方协作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推出。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