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与房价,谁在影响谁?这个问题就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从2005年此轮房地产调控大幕拉开伊始争论至今。而日前国土资源部的表态,让我们窥见到了政府的立场。一方面,国家对于土地这扇“闸门”的把关依然“严”字当头;另一方面,政府也意识到了土地对房价的作用力,国土资源系统今年就加大了土地供应,从供应“源头”调节市场。
回顾2005年以来不少地方所走的土地路线,不难看出,地根紧缩首当其冲。以上海为例,有数据显示,2005年土地出让的成交面积为385万平方米,不足2004年的十分之一,2006年土地出让的成交面积虽为648万平方米,但和宏观调控前的数量相比差距也非常大。
而与调控下的土地供应紧缩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开发商的土地增持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在地价与房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下,开发商对有限土地的追捧刺激了地价,高昂的地价又刺激房价进一步上升。再以上海为例,当今年5月浙江绿城以高达12509元/平方米的楼板价拿下杨浦新江湾城D1地块后,周边几个在售楼盘价格随即上涨30%。
难怪有专家认为,地根紧缩并不能减缓房价快速上升的势头,反而容易在土地“有限”的信号下生成一股无形的反作用力,造成未来新房供应也将有限的心理影响,直至间接危及相关区域的房价走势。“也许这(供应偏紧)才是目前上海开发商囤房惜售、房价回热的根本原因。”
当然,面对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双重需求,政府也开始反思以往调控思路的不利之处。如上海今年的推地频率已明显提高,4月底至今已连续5次发布土地公告,隐约显出上海加大土地供应、平抑房价的努力。只是,其中住宅供地比例仅占到15%左右,而上海每年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可占到全部商品房成交量的80%以上,所以未来要起到平衡供求进而平抑房价的作用恐怕还有难度。(李和裕 倪珊珊)
[上一页] [1] [2]